文旅項目成升遷跳板?貧困縣書記擲2230萬被雙開

一個貧困縣,縣委書記拍板豪擲兩千多萬元,投的文旅項目半年就停運了,"政績泡沫"一撮就破。近日,廣西公開通報,2017年,時任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委書記陳華,不顧當地作爲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實際情況,執意在福利鎮神仙湖上馬"水秀"和"燈會"旅遊項目,還違規先施工後補辦招投標手續。這個項目投了2230萬餘元,半年後就因爲入不敷出而陸續停止運營。兩千多萬元的財政資金打了水漂,讓貧困縣的發展雪上加霜。這位縣委書記今年1月被查,6月被雙開。經查,他還有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非法收受鉅額財物,大搞權錢交易等問題。

眼下,一些地方將文旅項目視爲政績 "敲門磚",盲目跟風,損失很大,影響很壞。距離這個富川不到100公里的恭城縣,2018年,時任縣委書記鄧曉強 強行推動總規劃投資16.5億元的瑤漢養壽城。之後,因資金鍊斷裂,部分項目停工爛尾,成爲"半拉子"工程,地方政府債務飆升。《經濟日報》近日報道,全國曾建成超 2800 個人造景區,至今存活下來的卻不足300個,亂象背後,正是扭曲的政績觀在作祟,部分官員將文旅項目視爲升遷 "跳板",甚至謀私利的工具,讓本應造福於民的文旅項目,徹底成爲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編輯: 楊詩劼

責編: 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