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家今日見川普 臺積電未來四年在美投資千億美元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三日和美國總統川普見面,討論該公司在美投資計劃。圖爲川普二月出席在美國舉行的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 (美聯社)

路透三日報導,臺積電表示,其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計劃和美國總統川普會面,討論該公司在美國的投資計劃。

白宮官員透露,川普和臺積電將在美東時間下午一時卅分(臺北時間四日凌晨二時卅分)公佈投資計劃。華爾街日報報導,臺積電計劃在未來四年內於美國投資達一千億美元興建晶片廠。知情人士說,預料川普將於三日稍晚宣佈這項計劃。

業界解讀,臺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應是對川普「美國製造」政策善意回應,也可望避開川普原本要對臺灣晶片製造課稅的問題,並進而擴大承接蘋果、輝達、高通、超微等美系大客戶訂單。

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圓廠已開始量產,隨着公司擴大在美投資,一般預料,後續也會在美國導入更先進的二奈米、A16製程。

臺積電原本就規劃二〇二五年下半年在臺灣量產兩奈米、二〇二六年下半年量產A16製程,原先外界推估臺積電最快可能於二〇二八年在美國量產二奈米,在美國關稅壓力下,臺積電可能加速美國量產二奈米時程,或加快導入A16製程,展現善意並滿足美國市場客戶需求。

去年十一月在美國總統拜登任內,美商務部最終批准向臺積電的美國子公司提供達六十六億美元的美國政府補貼,用於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半導體生產。

這筆投資將用於興建先進製程設施。此舉符合美國長久以來重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目標。此前美國大量晶片製造業務已轉移至亞洲國家。

中央社報導,駐美代表俞大㵢與胡佛研究所學者交流表示,川普多次提到臺灣,臺灣正努力確保臺美關係持續穩健發展。

對於川普曾多次提到臺灣,稱「臺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生意」,俞大㵢重申,臺灣確實在半導體產業當中扮演關鍵角色,但「臺灣並不是美國的競爭對手,我們的角色主要是爲美國企業代工製造」。臺灣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

對於全球晶片供應高度依賴臺灣的爭論,俞大㵢說明,將部分產能佈局到美國及其他國家,對政府而言並非壞事。「我們無法將所有生產集中在臺灣,在主要客戶所在地附近設立工廠是合理的。但仍會以臺灣爲核心,最新一代的晶片將在臺灣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