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臺積電因應川普2.0砸千億美元 富邦投信:赴美投資是下策

徐翊達表示,根據富邦投信投研團隊的分析,臺積電的上策是支付關稅,因爲以它的獨佔地位,成本一定可以轉嫁,只是讓其他業者受傷,矽盾無礙。

至於中策是與Intel合作,全部或部分吃下晶圓製造,優點是付出成本其實比較低,幾百億美金,長期能打平就是賺;缺點是短期獲利受傷、技術支援到什麼程度。

最後,赴美投資是下策,主要是此投資1000億美元起跳,未來追加的可能很高,因爲是否用臺灣供應鏈去做、還是被要求要當地採購?這都還不確定。缺點不完全是投資金額大,而是這打破了臺積電景氣谷底擴大投資、高檔減少投資的策略。未來一旦出現產能過剩,勢必減少臺灣投資,甚至減少臺灣生產。更何況美國生產很難賺錢,長期獲利成長會打折扣。另外,矽盾當然越來越小。先前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曾堅定認爲美國廠不會賺錢、判斷美國營收都是虧錢,蓋越多虧越多,除非臺積電能拿出實績,證明有方法可以讓美國廠賺錢,才能扭轉美國設廠可能是長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