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砸千億美元換川普善意 魏哲家2大難題待解

▲魏哲家(右)宣佈擴大美國投資,川普(左)對臺積電態度軟化。(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上週全球科技業矚目焦點,莫過於臺積電董座魏哲家在美國總統川普見證下,宣佈擴大對美投資千億美元。60小時後,他又回到臺灣與總統賴清德連袂開記者會,希望化解「臺積電變美積電」疑慮。本刊調查,魏哲家雖透過擴大投資,讓川普態度有所軟化,但先進製程赴美只是第一回合,手握「設備技術」與「關稅」兩大武器的川普,是否還會有如「入股英特爾」等更嚴苛要求,在在考驗魏哲家的智慧。

上週一(3日)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宣佈擴大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時隔60小時後,上週四(6日)他奔波回臺,立刻與總統賴清德聯袂召開記者會。不同於在白宮時的神情緊繃,必須看着稿子謹慎發言,當天繫着藍色領帶的魏哲家手插口袋,看起來一派輕鬆。「最近生活有一點緊張啦,這麼短的時間見兩位總統。」魏哲家笑着說。

會讓魏哲家心情放鬆的關鍵,就在臺積電宣佈千億美元投資後,拿着課徵100%關稅大棒逼迫臺積電就範的川普已不再提「臺灣偷走了美國晶片產業」。而是盛讚魏哲家是「這個房間最重要的人」。並改口說:「我不責怪(臺灣),反而佩服他們。」

不過,臺積電加碼美國還要設研發中心,讓國內憂心優勢技術外流,甚至讓「臺積電變美積電」,種種負面消息衝擊股民,臺積電股價因此重挫,上週一度跌破千元大關。雖然賴總統說:「沒有來自美國的壓力。」魏哲家也強調,擴大赴美投資完全是因應客戶需求,並非美國施壓纔去。「目前產線已滿了,明年也滿了,後年要蓋的生產線也被訂走了,就這麼簡單。」

原來,魏哲家敢如此霸氣,關鍵就來自兩大競爭對手—英特爾與三星,因爲製程技術追不上,只能把晶片交給臺積電生產。「兩個競爭對手,現在都是我們的客戶,在美國的1,000億美元投資,不會影響今年在臺灣新增的11條生產線。」

至於魏哲家爲何必須要擴大赴美投資?曾在臺積電任職20年的前研發處長楊光磊就坦言,「要臺積電擴大在美設廠,絕對是百般不願意。」但是,美國手上擁有兩大武器,是逼着魏哲家不得不去的關鍵。「一是半導體上游的設備和材料,幾乎都由美國廠商掌控;其次,科技業下游的客戶,也都由蘋果、谷歌及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擘掌握。」楊光磊觀察,「在魏哲家入白宮前,川普就已說服臺積電最大客戶—蘋果要回美投資5,000億美元,等於用蘋果的力量逼迫臺積電到美國設廠。」

更令人擔心的是,川普逼臺積電把先進製程落地美國,只是第一回合。本刊調查,雖然川普對臺灣半導體態度有所轉變,但業內仍擔心,川普接下來還會對臺積電有更多嚴苛的要求。「像是牽涉國防武器的關鍵基礎設施,也要魏哲家配合,這就是爲何會傳出,要臺積電與英特爾合資的原因。」楊光磊搖着頭說。

他擔心,美國爲了掌握國防安全,必須讓美國公司(如英特爾)能擁有先進製程,就會逼臺積電幫忙把技術移轉,如果不願轉移技術,就可能被迫分割成兩家公司,「未來臺積電亞利桑那廠可能會變成獨立的一家美國公司(美積電),這是大部分臺灣人不願意看到的。」

更多鏡週刊報導【封面故事】臺積電擴大美國投資短空長多 魏哲家力扛川普新賽局【臺積解川普難題1】魏哲家親上火線解美積電疑慮 科技大老、名分析師出面挺【臺積解川普難題2】加碼投資3.6兆還不夠 臺積前研發處長曝最壞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