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想進15%俱樂部? 日韓歐「砸千億美元」換川普降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將於8月1日正式啓動,各國關稅稅率也隨之揭曉,臺灣最終被列入20%稅率,儘管高於日本、韓國與歐盟獲得的15%,但知情人士指出,這些「15%俱樂部」成員國背後都有對美方做出實質讓利。

根據白宮公佈的協議內容,日本的關稅自原先的25%下降到15%,條件是日本對美投資高達5500億美元,同時承諾開放其汽車、卡車與農產品等市場。川普當時表示,美國與日本已完成一筆「或許是史上最大」的協議,而美國將從這項合作中獲取高達90%的利潤。

至於南韓,爲換取關稅調降至15%,則提出3500億美元投資計劃,資金將交由美方全權分配,並由川普親自決定用於何處。韓國還答應進口價值1000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與能源產品,同時全面開放市場,讓美方商品進入韓國不設關稅門檻。

不過,南韓未向美方開放稻米和美牛市場,與其他國家在談判結果呈現明顯不同,吸引外界關注。

歐洲則是另一大焦點。歐盟原先面臨30%高額關稅,最終也成功壓低至15%。交換條件是承諾採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額外投資6000億美元。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這份協議有助於雙邊貿易「迴歸穩定與可預測」,對跨大西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但德國、法國卻批評,此舉不僅衝擊雙方經濟,而且根本就是屈服之舉。

相較之下,臺灣目前尚未達成具體投資承諾,因此仍處於較高的20%稅率區間。不過,臺灣總統賴清德近日受訪時也透露,美方這次徵收的是「暫時性關稅」,仍存在談判空間,未來仍有機會爭取更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