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付”灰度上線“借款”功能,與微信支付交易記錄掛鉤

界面新聞記者留意到,微信分付近日悄悄上線了“借款”功能。

騰訊相關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分付是騰訊在灰度測試的消費信貸產品,用戶能夠通過分付額度享受消費借款服務。目前分付正在小範圍試行借款服務升級,用戶可憑歷史大額交易記錄,借款至銀行卡用於微信支付外的消費用途,滿足用戶不同場景的需求。

根據介紹,微信分付的借款功能與交易掛鉤,需滿足三個條件:1、近30天、支付滿100元的交易;2、支付時未使用“分付”付款;3、通過系統綜合評估。

界面新聞記者實測,用微信支付(非微信分付)進行了一筆100元以上的交易,借款功能隨即打開,該筆交易金額可借款到銀行卡,提交申請後很快即借款成功。今日借款,明日起可還款。

界面新聞記者留意到,借款成功後,微信分付額度同步減少。這也意味着,借款和信用消費佔用同一個信貸額度。

去年底,微信分付已向部分用戶開放。根據介紹,微信分付可用於吃飯購物等消費,暫不可用於發紅包。利息按日計算,日利率0.045%,隨時還款,已還部分不再收取利息,每月最低還款10%就能繼續使用。

如今灰度上線“借款”功能後,微信分付似乎把“類花唄”、“類借唄”產品放在了一起。即微信分付支持兩項借貸功能,一是支付時,可選擇“分付”付款,花多少借多少;支付時如果沒有使用“分付”,後續急用錢時,可憑歷史交易申請借款,資金打款到銀行卡。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微信分付目前的“借款”功能有點類似信用卡的借款功能,不過要和已發生的交易掛鉤,主要是試圖篩選出外部交易場景,評估對應的用戶消費水平,從而爲授信動作打好基礎。

“目前,微信與其他互聯網巨頭相比,自營電商消費場景建設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借力微信支付的支付數據,來豐富自身信貸領域的風控手段與用戶資質評估。”蘇筱芮表示。

界面新聞記者頁面顯示,微信分付的借款利率與信用消費的利率一致,日利率均爲0.045%。蘇筱芮稱,該日利率處於行業中等水平。

根據微信分付介紹,產品由合作金融機構提供信貸服務。授信機構包括深圳市財付通網絡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財付通小貸”),以及國投泰康信託有限公司。

財付通小貸是騰訊集團旗下的小額貸款公司,成立於2013年10月,財付通小貸目前的註冊資本、實繳資本均爲105億元。

目前來看,如果僅由財付通小貸出資,那麼屬於直貸;僅由國投泰康信託有限公司出資,則屬於助貸,資金由信託機構提供;資金部分若由兩者提供,則屬聯合貸。

與其他消費信貸產品相比,微信分付的優勢在於微信平臺的巨大用戶流量池。一季度財報顯示,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躍用戶數首次突破14億大關,達到14.02億。如何在微信私域生態內構建適合自己的產品組合,正成爲平臺關注的重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