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要當心!醫曝「沉默殺手」胃癌三大警訊 男性風險近兩倍
醫師提醒,胃癌早期常被誤以爲是胃炎或消化不良。示意圖/ingimage
不少人都有胃痛經驗,但醫師提醒,其背後可能潛藏更大的危機。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胃癌是「最不喜歡驚動別人」的癌症,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等到出現不適才就醫,往往已錯過黃金治療期。
黃軒醫師指出,根據《BMC Public Health 2025》報告,全球每年超過100萬人罹患胃癌,其中近七成集中在亞洲地區,男性罹癌率長年高於女性,甚至高達1.9倍。他強調,胃癌可怕的不僅是致命性,而是「太安靜」。
他表示,胃癌早期常被誤以爲是胃炎或消化不良。患者可能出現飯後脹氣、打嗝、食慾不振等輕微不適,「這些小症狀太像一般胃病,許多人因此一再忽略,直到病情惡化才察覺異常。」此外,胃壁神經分佈不敏感,就算腫瘤持續增大,也不一定會引起明顯疼痛,等到疼痛出現,往往已侵犯到更深層組織。
醫師提醒,有慢性胃病或胃潰瘍、家族中曾有人罹患胃癌、飲食偏重鹹或愛吃醃漬、煙燻食物,以及長期吸菸、酗酒者,都屬於高危險羣。研究顯示,對這些族羣來說,每兩到三年接受一次胃鏡檢查,可降低死亡率達40%。
此外,民衆也可透過「13C尿素呼氣試驗」或「糞便抗原檢查」檢測幽門螺旋桿菌,一旦確認感染,治療後能顯著降低罹癌機率。
黃軒醫師建議,想遠離胃癌,日常飲食要「清淡加防護」。多吃含抗氧化物的食材,如番茄、花椰菜、莓果與綠茶,有助保護胃黏膜、減少癌前變化;少鹽少醃、避免過燙食物也是基本原則。
從幽門螺旋桿菌、飲食習慣,到被忽略的脹氣或胃酸,都可能是身體的警訊。建議民衆定期檢查、戒菸限酒、養成清淡飲食習慣,「別等到胃開口說話,那時可能已經太遲。」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