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筷子讓胃癌風險飆10倍?醫示警5習慣太毋湯
國健署表示,要防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應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衛生習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胃癌每年奪走2000多條國人性命。國健署表示,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爲無感染者的6至10倍,而家庭成員相互傳染是重要傳染來源,醫師則指,包括家人間共用碗筷、共喝一碗湯、相互夾菜、幫小孩吹涼麪,甚至情侶放閃親親,都是可能傳染途徑。
國健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爲一級致癌物,8至9成胃癌患者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罹患胃癌風險爲無感染者的6至10倍,感染後可能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甚至演變爲胃癌,而家庭成員間相互傳染是重要傳染來源。
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王文倫表示,幽門螺旋桿菌主要傳染途徑爲經口傳染,可能傳播途徑,包括家人間共用碗筷、共喝一碗湯、相互夾菜、幫小孩吹涼麪,甚至情侶放閃親親,這些日常行爲,都可能導致感染。
國健署呼籲要防範胃癌,應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例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也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國健署表示,透過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民衆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視鏡切片檢查,來確認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可鼓勵共同生活的家人進行檢測,早期治療可儘早阻斷病程發展,降低胃癌發生率。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用藥須由醫師、藥師指導,並依照藥品說明書的方法用藥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