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商家預收資金加道“安全鎖”北京門頭溝:檢察建議促預付式消費規範管理
原標題:爲商家預收資金加道“安全鎖”北京門頭溝:檢察建議促預付式消費規範管理
本報訊(通訊員田川)“以前辦卡總擔心錢交了會打水漂,現在商家把收款賬戶和退款流程都貼在牆上,我們放心多了!”近日,北京市門頭溝區檢察院檢察官與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就此前辦理的商家預付卡未依法備案一案開展回訪,在某藝術培訓機構,消費者李女士指着公示牌點讚道。
2024年7月,門頭溝區檢察院在梳理12345市民投訴舉報信息時發現,這些信息裡存在大量涉預付式消費問題的投訴。該院遂運用“單用途預付卡規範治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篩查出髮卡企業未按規定備案線索9條,未按規定進行資金存管線索17條。“如果不對這些企業進行備案和資金存管,商家就可以隨意挪用資金,一旦商家跑路,消費者很有可能血本無歸。”該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負責人劉帥介紹道。
門頭溝區檢察院隨即啓動公益訴訟立案程序。隨後,該院檢察官多次調查走訪,瞭解預付費資金監管平臺運營情況以及預付卡監管難點,並聯合行政機關召開磋商會議,梳理職責分工。2024年8月,該院向相關行政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對未及時、準確、完整備案和資金存管及超限額發行預付卡的企業進行查處。相關行政部門高度重視,開展全面排查,對問題企業責令整改,作出行政處罰。
爲進一步防範預付卡消費風險隱患,門頭溝區檢察院還推動建立了“監管+普法”雙軌機制。2024年12月,該院推動相關行政部門向100餘家企業送達《關於落實發行預付卡明示制度的通知》,要求轄區發放預付卡的企業“三亮”經營,即亮明身份信息、亮明資金賬戶、亮明退款渠道。今年3月,該院檢察官再次與相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聯繫,得知此前未進行備案和資金存管的企業已全部整改完畢,其中,備案企業新增9家,資金存管平臺新入駐企業17家,預收資金安全性得到顯著提升。(田川)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