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丨不能讓老人陷入租房困境
據光明網報道,有人爲給65歲的母親和年邁的外婆租房子,三天內見了不下20家中介,但是沒有一個房東願意租給她們,80%的中介會直接說“基本沒可能”,連和房東溝通的環節都到不了。
上述事件引發輿論熱議。雖是個案,但卻折射出了“老人租房”的困境。把房租給老年人,房東有諸多顧慮:老人記憶力衰退,可能會忘記關火關電存安全隱患;老人在房中摔倒,是自己的原因還是房屋設施的原因;老人突發疾病,房屋成爲“凶宅”貶值……
房東不願租,中介介紹起來費時費力不說,還要承擔“額外的風險”。如此一來,整個租房市場都在排斥老年人。雖然法律上明確規定禁止歧視老年人,但很難說房東不租老年人違法,畢竟租房講的是“你情我願。”
除房東和中介原因外,還有供需矛盾。出租房市場上多數房源面向年輕羣體,低樓層、無障礙通道等適老設施覆蓋率佔比很小,適老化房源成爲稀缺品。
解決老年人租房難的困境,首先要化解房東面對老年租客時的種種顧慮。比如,租房時寫明條款,明確非房東原因導致老人意外,房東免責;鼓勵保險公司開發“老年人租房險”;相關部門出臺優惠措施,鼓勵引導房東不拒絕老年人。其次,職能部門還應當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試點“老年公租房”,將老年人的租房需求納入公共服務體系的整體規劃。比如,廣州的公租房新政,將家庭收入、家庭財產標準放寬到准入限額基準的130%。
解決老年人租房困境根子上要從市場着手。《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全國獨居老年人比例已達14.2%,其中近20%靠租房解決居住問題。商家應該看到數據背後的商機:老年人不是負擔而是消費主體。打造適合老年人居住的“定製化”住房,建立“租金+服務”的體系,引入智能化監控系統,這樣的“租賃社區”難道不會受到市場青睞嗎?
每個人都會變成老人,滿足他們的需求,就是滿足未來的自己,不能讓老人陷入“租房難”的困局。
上游新聞 牛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