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民營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在未來非常重要的產業方向上,如數字智能和綠色發展,民營企業的創新起着關鍵作用。其次,消費日益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力量。民營企業對市場需求具有敏銳觀察並且能夠做出靈活反應,必將對提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髮揮重要作用。再次,民營企業創造大量就業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進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紮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以下簡稱《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頒佈。該法立足實踐、迴應關切,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着力爲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該法的出臺將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民營經濟促進法》有利於穩定預期。激發民營經濟的發展潛力,需要給民營企業提供良好的預期,這些預期包括能夠以合理的成本獲得生產要素,有充分的機會參與競爭,產權能得到充分的保護,有穩定的政策環境,避免不必要的風險等。爲了穩定這些預期,需要爲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因此,《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臺和實施至關重要。
《民營經濟促進法》有利於凝聚社會共識。這部法律的出臺將有助於全社會形成對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共識。更強的社會共識,有利於形成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依法追究惡意侵害企業和企業家聲譽行爲的法律責任。更強的社會共識,有利於進一步提高政策的穩定性,也有利於各方貫徹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並在執法司法各環節中對涉及不同所有制企業的事項予以平等對待。
《民營經濟促進法》有利於保護合法權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產權將得到平等保護,侵犯其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爲將實行同責同罪同罰,其可能面臨的經濟糾紛不會受到行政或刑事手段的干預。如果存在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的情況,將能夠依法作出機制化甄別和糾正。
《民營經濟促進法》有利於釋放發展潛力。通過立法使民營企業平等獲得生產要素,平等准入相關市場,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使用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這些制度舉措,將有助於讓廣大民營企業獲得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提振發展信心、釋放發展潛力。
《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有效實施,將更好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切實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作者白重恩 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