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李斌:四季度月銷5萬輛,不是天方夜譚|36氪專訪

文 |李安琪

編輯|李勤

“我們相信,最低的谷底已經在今年一季度,從今年二季度開始進入到上升通道。”在6月4日溝通會上,蔚來汽車CEO李斌說道。

在前一天晚上,蔚來給出了一份不算出彩的財務報表。今年一季度,蔚來交付了4.2萬輛車,同比增長4.1%。其中包含蔚來品牌2.7萬輛車、樂道品牌1.47萬輛車,車輛均價在28.6萬/輛。

作爲對比,理想、小鵬一季度交付均超過9萬輛,車輛均價分別爲27.89萬元與15.3萬元。小鵬單季雖然虧損6.6億元,但距離盈虧平衡節點已經不遠;理想雖然淨利潤大幅下滑,但仍有6.47億淨利潤。

小米汽車一季度則賣車超7.5萬輛,車輛均價爲23.8萬元,單季虧損收窄至5億元。

而蔚來一季度淨虧損超67億元,賬上現金從去年四季度的419億元降至260億元。不過4月,蔚來在香港完成了閃電配售,籌集了超過40億港元。

儘管財報“戰損”,但蔚來管理層給出了二季度“爬出谷底”的預期。蔚來的二季度銷量指引爲7.2萬輛-7.5萬輛之間,同比增長25%-37%。

李斌稱,二季度銷量有望創下單季度交付最高的成績。蔚來聯合創始人秦力洪則表示,二季度銷量會比一季度增長70%以上。

信心來自於蔚來近期的表現。今年4、5月,蔚來的銷量分別是2.39萬、2.32萬輛車。換句話說,蔚來只要6月交付2.49-2.79萬輛車就能達到指引預期。

其中,5月銷量裡,蔚來品牌交車13,270 臺;樂道品牌交車6,281 臺;firefly 螢火蟲品牌首個完整交付月交車3,680 臺。三品牌首次共同支撐了單月銷量。

但蔚來的預期更爲激進。在3日晚財報電話會上,李斌給出了四季度月銷5萬輛的目標:蔚來品牌銷量2.5萬臺,樂道品牌銷量也要達到2.5萬臺。

“5萬月銷量不是天方夜譚。”李斌在溝通會上說道。

這一切數字,最終都指向了四季度盈利的目標。

李斌在溝通會上表示,公司盈利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銷量✖️毛利率➖費用支出。

比如在費用支出上,李斌稱,沒必要研發的項目、ROI比較低的項目都取消掉,以此提升公司經營效率;而在研發費用上,蔚來此前單季的研發費用會從30多億降到20-25億元。

但最重要的,還是4季度5萬銷量如何達成。蔚來管理層也做出了更多拆解。

針對蔚來品牌,今年5月蔚來四款主銷車型“5566”,即ET5/ET5T/ES6/EC6已經上市,6月進入完整交付月份。李斌表示,屆時ES6毛利率可超20%,EC6更高,而ET5和ET5T毛利也可以提升10%,這會整體拉高蔚來品牌的毛利率。

四季度,蔚來還有全新一代ES8車型交付。李斌稱,二代車ES8在設計時對全球市場考慮更多,所以在車輛大小和空間方面偏於保守,“三代車會更解放思想”。

四季度銷量的另一半支柱來自樂道品牌。去年,樂道首款車L60上市後,銷路始終沒有打開。不過在今年4月換帥後,樂道在今年5月實現了超6000的月銷量。“樂道的人減了40%,銷量提高了40%。”李斌說。

李斌進一步向36氪汽車表示,到年末,樂道品牌將有三款在售車型:L90/L80/L60,L60月銷量預計穩態交付1萬輛,L90/L80加起來1.5萬輛。

針對樂道汽車的進一步下沉銷售,秦力洪表示,將會有“陣地戰”和“游擊戰”兩種方式。前者是新建門店,但短期投入高;後者會更輕量化,即在下沉市場,通過蔚來換電站點提供車輛演示與體驗機會。

一季度財報已成爲過去式,蔚來的管理層更多給出的是信心與期待,但銷量能否如蔚來所期待的那樣發展,仍是未知數。

畢竟,中國車企同行們當下交鋒不斷,搏鬥程度異常血腥。可以預見的是,小米第二款車YU 7、理想汽車純電i8/i6、小鵬G7等未發先熱的明星純電車型,在今年下半年上市後,將在行業掀起不小的風浪。

據36氪汽車瞭解,小米YU7 已經在爲交付即上量,進行庫存生產。

在虧損不斷收窄之後,同行們也給出了盈利的時間節點。小鵬稱預計4季度盈利,小米則有望更在3-4季度,更早一步達成目標。

而蔚來需要在半年時間之內,在虧損67億的狀態下實現盈利,其中的壓力與兇險程度遠超同行。“我們是追趕者的心態,在經營方面要追趕。”

溝通會上,李斌回顧了2019年的“至暗時刻”,稱2019年的危機是靠外部“輸血”與幫助才走出來,而這一次,蔚來要靠自己的管理走出危機,“這一次要自己造血。”

以下是36氪汽車等與蔚來汽車CEO李斌、聯合創始人秦力洪的交流,內容經編輯:

問:如果要從下沉市場找增量的話,在渠道方面有沒有新的計劃?比如類似“合夥人計劃”的模式。

秦力洪:我們一直在進入更下沉市場,方式有兩種,可以理解成“陣地戰”和“游擊戰”組合。

有些地方開門店,直銷體系短期投入相對高一些,對於今年要迅速優化財務指標短期上有挑戰,但長遠來說肯定更好。第二種是快速進入,依託換電站+團隊行銷的方式,與當地潛在用戶進行互動,換電站提供演示和體驗保障,目前我們在大量實踐,效果也不錯。

很多人覺得直銷、直營需要什麼都自己幹,但其實直銷也需要和大家合作。現在蔚來+樂道兩個銷售團隊在全國與400多家經銷商門店合作了。

問:樂道今年四季度月銷量要達到2.5萬,屆時L60、L80、L90三款車的銷量比例分別是怎樣的?

李斌:L60有機會回到月銷1萬臺穩態的量。L90和L80如果用比較合理的預期,兩款車加起來月銷1.5萬左右,這是我們的目標。這兩款車一個是大五座SUV,一個是三排6座SUV,產品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問:一季度蔚來依然是鉅額虧損狀態,能不能講講目前改革的動作,很實際的具體變化包括運營流程,還包括財務狀況等?另外,如果5萬月銷量完不成會怎麼樣,有沒有Plan B計劃?

李斌:這一次的調整希望能夠建立起自下而上全員經營的意識,不光李斌、秦力洪對整個公司經營結果負責任,每個人要對自己所負責的事情經營結果負責。盈利、虧損,每個人都要去扛。

從5月份開始,每一個fellow都能非常清楚知道公司給他花了多少錢,他替公司掙了多少錢,我們把fellow當做基本經營單元去看。以前淘汰fellow看業績,都是簡單按照賣車的量去看,現在不是,現在就是看他給公司帶來的成本費用、盈利。門店也一樣,每個門店都會看自己的經營報表。

研發也一樣,現在開發一個功能到底有沒有用戶價值?以前我們覺得有,但現在必須有人來買單。如果沒人出錢,這個部門、崗位就別存在。凡是不創造用戶價值的,不給公司創造價值的,我們就不做,沒必要做,這種水分就擠出去了。

其實公司要盈利特別簡單,銷量×毛利率-費用。費用大部分是可以控制的,毛利率看你的競爭策略是什麼,不要擊穿規模經濟的底線。我們內部有“6P模型”,每一款車怎麼賣好,按照哪些因子去努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和工具。

總的來說,我們還是有信心,我們還有重磅車型沒出來,渠道等很多方面的佈局作用開始顯現,我們的車都是最新的新車型,我們也沒有什麼理由不行。今年後續幾個月做好執行,5萬月銷量不是天方夜譚。

秦力洪:6月才過幾天,但二季度比一季度銷量要增長70%以上,毛利率肯定會改善,費用會進一步下降。事實的低點已經過去了,現在其實是個好時候。

問:今年全新的ES8是被寄予厚望的,相對競品有哪些競爭優勢?對它的預期怎麼樣?

李斌:我們在二代車的時候,因爲考慮全球市場考慮多了,所以ES8的大小做的有點保守,至少三代ES8在空間方面肯定是解放思想。

問:蔚來計劃將研發費用的支出控制在每季度20億-25億元,這是階段性還是長期策略?

李斌:現在研發費用差不多是30億每個季度,我們會降到20億-25億,這能保證我們現在的研發強度,主要還是把一些低ROI的項目取消掉,把人更多地集中在高產出的項目上,不會影響研發方面的競爭力。

問:蔚來之前在供應鏈通用和複用方面稍微弱一點。到第三代平臺之後,三大品牌之間供應鏈的複用度能有多大改變?

李斌:我們去年梳理體系能力,在供應鏈上叫分層解耦原子化成本管理。蔚來在單一品牌供應鏈複用還是非常高的,每一代車都用一樣的操作系統、電池包,車上60%-70%的成本一樣。

跨品牌方面,肯定要在更小的原子級進行分層解耦,比如所有接插件能不能統一,所有線束能不能把規格進行統一,甚至電機怎麼統一等。在座椅方面的分層解耦邏輯我們是最早這麼做的,現在效果不錯。

原來樂道的供應鏈本來是比較小的team,現在整個徹底合併掉了。現在三個品牌供應鏈是一個供應鏈團隊。

問:您說低谷要靠管理走出來,這個過程中你覺得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是什麼?

李斌:最重要的還是要建立起正向的機制,讓所有人聚焦到一個目標上來。我們今年明確以四季度盈利爲公司首要目標,通過全員經營機制,讓每個人都知道服務於這個目標。怎麼能夠讓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的同事都能把CBU機制結合到日常工作,形成全新的管理和經營的範式。我認爲這一套方法基本已經運轉起來了,已經看到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