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三招 強化醫藥韌性
總統府健康臺灣委員會日前舉行第五場會議,外界關注如何協助美國關稅政策對生醫新藥的衝擊,衛福部長石崇良於委員會後說明,風險最高的是專利期內藥品,衛福部研擬三大政策因應,將加快推動本土學名藥與生物相似藥上市。
法人分析,石崇良去年在健保署長任內已開始推動醫藥防衛韌性相關修法;另外,衛福部鼓勵國內各醫院多采購本土醫療產品,禾榮科做爲國內首家大型醫療設備開發公司,預期有機會受惠政府醫藥韌性商機。
石崇良說明,首先針對仍在專利期進口藥品,目前盤點700多項,屬於基礎用藥約200多項,對於這些藥品,政府在韌性特別條例預算裡,行政院有編列支持健保200億特別預算作爲因應。
其次是剛過專利期藥品,盤點未來六年大概會有70多項專利藥陸續過了專利期,今年4月衛福部已修訂健保藥價給支付標準。
三,對於生產相似藥廠商有鼓勵措施,盼透過多元用藥分散缺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