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剛買預售案就遇「關稅帝君」 欲解約等降價遭勸阻

▲有網友在高雄蛋黃區入手預售屋,面對關稅帝君重擊,房市買氣急凍,他考慮利用合約審閱期解約,之後再重新評估購屋計劃。(圖/記者張雅雲攝)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有網友在高雄蛋黃區入手預售屋,原本對價格與地段感到滿意,然而面對關稅帝君的重擊,房市買氣急凍,預售案開始出現送裝潢、家電,甚至讓利降價,他考慮利用合約審閱期解約,之後再重新評估購屋計劃,上網問網友是否可行?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4/北市新案6字頭、基隆已比淡水貴 解密最便宜新案「葫蘆裡賣甚麼藥」

川普對等關稅橫掃全球,網友戲稱他爲美國版「關稅帝君」,原PO在網路論壇《DCARD》PO文,透露他剛在高雄蛋黃區入手1間預售屋,其實價格還ok、物件也蠻喜歡,但簽約後開始打關稅戰、股市大跌,不知道對後續房市影響多大?萬一之後景氣更差,建商開始送裝潢、家電甚至降價,是不是該趁審閱期解約?等到房市明朗後再重新看房或把退掉這間買回來?

不認同解約的網友建議,「關稅增加營造成本變貴,等於建商成本增加,很難降吧?頂多緩漲而已。」、「股市大跌說不定爲了避險,許多資金會流入房地產,其實也蠻難講的。」

也有認爲該解約的網友分析,「評估一下自己會不會因爲這波關稅失業,如果金流危險建議退,這波跟之前不一樣別聽那些無腦炒房的。」

▲目前蛋黃區新案開價愈開愈高,建商少有急於出售的壓力,與其要降價大多幹脆「慢慢賣」。(圖/記者張雅雲攝)

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表示,若購入價格不符合預期或高於市場行情,在契約審閱期內當然可無條件解約,不過土地與營建成本未變,又有通膨壓力,目前蛋黃區新案開價愈開愈高,建商少有急於出售的壓力,與其要降價大多幹脆「慢慢賣」。

謝哲耀表示,折扣與優惠完全取決於個別建商,目前多數建商開價仍「鐵板一塊」,就算有新案以贈送裝潢、家電等優惠吸引買家,仍需注意是否「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類優惠成本仍在房價內,最終由買方承擔。

在地代銷業者透露,近期數年前的預售案,因投資客即將面臨交屋,出現不少「平轉案」,還有2~3年前的成交價,若地點可以接受,不失爲一種趁機撿便宜的方式。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4/北市新案6字頭、基隆已比淡水貴 解密最便宜新案「葫蘆裡賣甚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