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中國要借鑑穩定幣的技術和模式,加快數字人民幣進程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張旭 北京報道
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近日舉辦的第五屆“智薈中歐·北京論壇”上,神州信息服務集團聯席董事長,曾任中國銀行副行長兼執行董事王永利表示,穩定幣的發展雖面臨諸多挑戰,但其對貨幣金融體系的變革具有深遠影響。我國需要學習借鑑穩定幣的技術和模式,加快數字人民幣的進程,以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
神州信息服務集團聯席董事長、原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發表主旨演講
王永利指出:“穩定幣納入監管已成爲全球趨勢。美國、中國香港等地區已開始立法監管穩定幣,其他國家也在積極推進相關監管措施。中國也必須加快穩定幣,特別是人民幣穩定幣的立法和監管進程。納入監管後,穩定幣的市場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例如,USDT等早期穩定幣若不納入監管,將面臨很大的合規風險。而新進入的穩定幣,必須在滿足嚴格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才能獲得市場認可。”
王永利表示,納入監管後,穩定幣將發生以下幾點變化:
首先,穩定幣發行必須持牌經營,滿足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消費者保護等監管要求。這意味着穩定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將減弱,中心化特性將增強。
其次,監管將嚴格限制穩定幣的超發,要求足額儲備、最低100%的儲備物,並託管至第三方,同時需定期接受獨立審計。同時,穩定幣不得用於信貸投放,也不得對持有人支付利息或收益。這些要求將使穩定幣的主要功能迴歸支付工具和“代幣”的本質。
王永利提到,穩定幣納入監管必然要求配套加強對加密資產交易平臺的監管,特別是加密資產與法定貨幣兌換環節的監管。未來,加密資產領域將進入規範化發展階段,這對穩定幣的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永利認爲,穩定幣的發展對我國數字人民幣的推進具有重要啓示。他指出,數字人民幣應加快進程,學習借鑑穩定幣的技術和模式,進一步提高支付效率和降低成本。
他建議數字人民幣應分爲國內和海外兩個版本,尤其需要加快海外版,促進其國際化進程。同時,他強調數字人民幣的發展需與數字身份配套運行,“未來的數字貨幣還需要數字身份的配套運行。中國正在推動網上數字身份的運行,通過網號和網證兩套機制來運作。數字人民幣加上數字身份,這兩個結合會形成中國領先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