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點燃民衆的消費熱情

旺報社評

大陸十五五任務艱鉅,不僅須面對川普關稅戰的外部壓力,還要面臨消費及投資增長動能趨緩的內部問題,更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富裕國家的挑戰,無論經濟、產業、區域或人口等面向,都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代表十五五不只是單純的5年發展期,更是經濟結構及增長模式轉型的關鍵點。

消費大國 影響力提升

面對重責大任,「消費」的角色至關重要。這不是說其他元素可以忽略,而是消費需要發揮更大功用。盱衡各國發展經驗,尤其經濟量體較大的國家,在邁入已開發國家前後,消費佔GDP的比重會明顯提升。美國1950年代消費佔比約60%上下,現在已提升到70%左右。兩者因果關係或許並不顯著,但從結果來看,消費在大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不可取代的影響力。

大陸在歷經十二五、十三五及十四五這3個五年計劃後,經濟結構全面向內需轉型,消費佔GDP比明顯提升。從2010年49.9%、2015年54.2%、2020年55.4%到2024年56.6%,每5年都能看到明顯的變化。但後兩個5年增速明顯放緩,可能是結構轉型遭遇瓶頸,也可能是疫情干擾及房市財富效果縮水所致。無論哪個原因,都與大陸經濟成長趨緩相呼應,這也說明消費對大陸經濟的重要。

從大國角力觀點來看,消費提升還有另一層作用。川普關稅2.0爲何可以發揮威嚇作用,讓大多數國家再不情願也願意買單,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美國消費力驚人,龐大進口需求使得其他國家(尤其是出口導向國家)經濟依賴美國市場。

依循這個邏輯,若大陸真要發展爲現代化強國,提升國際影響力,做強做大消費市場,從製造強國轉型爲消費大國,是一個無法逃避的選項。

在這方面,如同前面所敘述,若以消費佔GDP比重這個指標來衡量,儘管大陸增長速度放緩,但確實已取得一定進展。進一步把比較基準擴大至全世界,並拉長時間軸,與美國比對即可發現,近40年來大陸消費佔全球GDP比重(推估值),已從1985年1.6%上升到2005年2.6%,2024年更爬升到10.2%。相反地,美國則是從1985年22%滑落至2005年19%,2024年再下降至18%。差距明顯縮小。

提振消費 十五五關鍵

這意味在做大消費市場上,大陸不是做不到,而是需要時間與政策資源。從2005年到2024年這20年間,能夠從2.6%跳升至10.2%,大幅增加7.6個百分點,可看出大陸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這20年間,正是大陸積極投入政策資源,將經濟結構從外需轉向內需的關鍵時期。如今面臨十五五規畫的到來,提振消費再度躍上臺面成爲政策重心,若能在開放政策上多施點力、多加點油門,一定更能爲成長做出貢獻,也有利經濟結構的轉型與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回顧過去幾年,儘管大陸中央一再強調擴大內需的重要,但受制於內部整改的政治需求與疫情衝擊的後遺症,居民消費潛力被壓抑,信心恢復緩慢。再加上中美貿易紛爭加劇大陸經濟壓力,房市下行削弱居民財富效果,種種因素下,消費這駕馬車跑得吃力。疫後這5年(2020-2024),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數字嚴重下滑,成長率平均只剩3.6%,相較疫情前5年(2015-2019)或前10年(2010-2019)平均9.4%及12.3%,可見一斑。

面對結構轉型與中等收入陷阱等挑戰,站在十字路口與分水嶺前,想要成功跨越,消費是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也意味未來5年,如何積極運用政策資源,重新點燃民衆的消費熱情,讓他們能消費、敢消費、願意消費,將是大陸經濟能否再次步上坦途的訊號,也是十五五成敗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