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LV巨輪 展示大陸消費崛起
社評
知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在上海斥巨資造了一艘名爲「路易號」的「巨輪」。這個創意十足、全球獨一份的LV品牌體驗空間,6月底亮相以來訪客絡繹不絕,持續刷屏社交平臺,成爲上海新晉地標。被視爲奢侈品行業風向標的LV,在大陸消費疲弱之際,押注上海及大陸市場,展現全球領導品牌霸氣之餘,亦有全球經濟指標的意義。
消費降級 LV轉型求生
這艘陸地巨輪佔地千餘平方米,總價上億元人民幣,船體遍佈LV經典圖案,內部爲3層複合型體驗空間,融合展覽、精品店、餐飲3種業態。除了欣賞極具衝擊力的視覺奇觀,訪客還可通過預約開啓一場歷史、文化、時尚與生活相融的高端生活體驗,更新對LV品牌的認知。LV藉此重構傳統國際奢侈品牌與大陸本土消費者的關係,在流量聚攏與社交互動中沉澱爲目標消費羣心間「這麼近,那麼美」的時尚符號。
這是國際高端品牌在內外壓力下轉型求變之舉。全球經濟前景低迷,歐美市場增長乏力,新興市場狼煙四起,像在大陸市場,中產階級因經濟大環境變得消費謹慎,轉向性價比更高的輕奢品牌,尤其年輕世代與「國潮品牌」、新興本土品牌一起成長,對歐美大牌不斷祛魅,大牌影響力被稀釋。
LV母公司LVMH集團2024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7%,2025財年第一季度僅歐洲市場小幅增長,其他主要市場均呈跌勢。其中,亞太市場(不包括日本)收入同比下滑11%,遠超市場預期的4.69%降幅。貝恩公司發佈的報告則顯示,2024年中國大陸個人奢侈品市場銷售額下降18%至20%。
LV賣不動、GUCCI關店潮,都是國際大品牌在大陸處境的縮影。是抱怨大陸經濟大環境差、自己運氣不好,或辯證看待消費環境、供需關係等變數,重新思考品牌策略,將決定未來命運。
有的國際品牌抱怨大陸營商環境變差,對解決難題於事無補。以LV爲代表的一些品牌,不僅公開表達對大陸經濟發展態勢和市場的信心,同時以靈活務實的身段調整策略,爲走向新階段創造機會。這類企業的策略包括:
擴大版圖,從單一品類走向多元品類,譬如LV以年輕消費者爲對象,推出單價較低的美妝產品;再如提供體驗式空間,「LV巨輪」正是從賣商品轉向賣體驗的典型案例,讓消費者感受品牌的內在價值,而非僅僅抽象符號;再如線下門市,借力大陸電商平臺、社交平臺加碼線上行銷,與年輕世代消費者形成共振;同大衆品牌聯名,策畫商圈熱門活動,更深嵌入本土市場與社區,一如LV最新定位「成爲消費者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只是銷售手袋」。
消費復甦 市場新動能
LV策略轉型的成效尚需時間觀察,但流量轉化爲銷售額、現場轉化爲市場的效果已經顯現。「LV巨輪」所帶來的人氣與流量,旺到了巨輪周邊商戶,啓動了上海南京西路整個商圈,甚至外溢到整個靜安區,乃至整個上海都會區。社交平臺上不少人因爲想看LV巨輪而規畫上海遊。
這也體現以「首展+首秀+首店」爲特色的首發經濟的魔力,場景、人氣、銷售、知名度形成完美閉環。上海推出一系列獎勵政策,希望企業選擇上海做爲新品首發地,以打造上海成爲全球首發經濟標竿城市。
後疫情時代加上百年變局,大陸經濟負重前行,擴大內需成爲優先議題,消費被定位爲經濟增長新引擎。消費降級問題確實存在,但不是大陸市場唯一的消費邏輯,弄清楚「大衆不是不消費,而是怎樣消費、消費什麼」,纔是積極性的思考,才能找到出路。
從5月分的數據來看,大陸消費指標超過預期,增速達2024年初以來的最高水準。受益於消費能力增強、消費條件改善、消費場景改善等多管齊下,以舊換新推高電子產品消費及首發經濟、銀髮經濟、文旅經濟、演唱會經濟等消費熱點不斷涌現,相關行業內外資企業均受益於這些消費新動能,成爲大陸邁向「超大型消費大國」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