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加強對穩定幣研究探索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9日報道,在中國內地,穩定幣正開始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關注。與此同時,香港準備於8月1日實施其穩定幣條例。這座城市將自己定位爲一個試驗場,來驗證可能對創建離岸流通的數字人民幣至關重要的步驟之一。

目前,以美元計價的穩定幣佔全球市場的99%以上,反映出美元作爲國際貿易和金融結算默認貨幣的地位。然而,一種可行的人民幣穩定幣,尤其是通過受監管的香港實體離岸發行的穩定幣,有可能打破這種對美元根深蒂固的依賴。

一些中國企業可能在相關變化中受益。例如,電商集團京東和金融科技企業螞蟻集團有望在交易手續費、儲備金收益和結算服務中,獲得新的收入來源。它們有機會從平臺驅動型增長轉向受消費週期影響較小、更穩定且可預測型收益,同時幫助提升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地位。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11日報道,7月10日,上海市國資委黨委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圍繞加密貨幣與穩定幣的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開展學習。

會議上專家闡釋了全球各地區穩定幣的發展戰略與監管體系,分析了穩定幣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就數字貨幣發展提出了建議。

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賀青表示,要保持對新興技術的敏銳感知,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研究探索。

此外,據路透社7月10日報道,中國一家行業機構提示稱,要警惕利用“穩定幣”等新型概念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9日晚間發表聲明說,一些不法機構與個人通過發行或炒作所謂“虛擬貨幣”“數字資產”“穩定幣投資項目”等方式,承諾高額回報,誘導公衆投入資金參與交易炒作。

該協會表示,這些機構或個人利用“穩定幣”“去中心化金融”“Web3.0”等概念進行包裝和炒作,迷惑投資者。此類活動極易演變爲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經濟金融秩序,侵害人民羣衆財產安全。

該協會提示,牢記“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遠離未經批准的“數字資產”投資項目。(編譯/卿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