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示警臺灣能源問題 藍委指核三公投是對國際重大宣示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指出,8月23日核三重啓公投是臺灣對國際的重大宣示,呼籲民衆站出來對民進黨能源政策投下不信任票。(陳菁徽提供/張睿廷臺北傳真)
美國新銳媒體《多米諾理論》(Domino theory)繼日前刊出前川普國務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批評賴政府臺美關係的專文後,8日再發表「Can Nuclear Power Save Taiwan?」專題,指出8月23日重啓第三核能機組的公投,引發外界對中國封鎖下臺灣能源依賴的憂慮,並警告臺灣97%能源仰賴進口,一旦遭封鎖幾乎等同全面斷供。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指出,8月23日核三重啓公投是臺灣對國際的重大宣示,呼籲民衆站出來對民進黨能源政策投下不信任票。
報導提到,臺灣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心,也是人工智慧新興重鎮,至2030年用電需求將增長13%,中國加劇敵意甚至可能在2027年前發動海上封鎖。科技專家貝特曼(Bruce Bateman)直言,臺灣最大脆弱點就是電力供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訪臺時亦曾公開呼籲投資核能,美日也在推動核電擴張,增加臺灣比照的壓力。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隨着重啓核三公投逼近,全球都在關注臺灣是否有決心維持穩定供電,保障高科技產業與國防安全。從民進黨廢核以來,歐美主流媒體屢次對臺灣能源安全示警,擔憂在中共封鎖下能源中斷,然而民進黨卻因意識形態執意廢核,浪費國家資源與稅金,讓「抗中保臺」淪爲笑話,能源安全變成政治鬧劇。
陳菁徽指出,第一場核能重啓辯論中,清大教授葉宗洸提出的數據與美國案例具高度參考價值,專業程度遠勝臺電董事長曾文生的重複論述與情緒操作。
陳菁徽說,她在接待外國政要、國會幕僚與智庫專家時,對方唯一的疑問是,臺灣在地理條件必須依賴海運輸能、再生能源又不穩的情況下,憑什麼廢除對國安具重要保障的核能,幾乎所有關注臺海安全的國際專家都不認同民進黨能源政策。
陳菁徽認爲,臺灣正面臨產業競爭力下滑與中共封鎖危機,民衆與在野黨比執政黨更關心能源安全,但民進黨卻忙於爲光電弊案卸責,甚至提告批評者。8月23日的公投是臺灣對國際的重大宣示,象徵是否務實維持能源安全,呼籲所有關心臺灣未來的民衆站出來,對民進黨能源政策投下不信任票,讓國際社會知道臺灣是負責任、值得保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