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廢核 外媒示警「自毀長城」後果:恐造成毀滅性打擊

臺灣採取廢核的能源政策,外媒直批是自毀長城。圖爲17日已全面停機的臺電核三廠。(本報資料照片)

非核家園後的臺灣持續引發熱議。《朝日新聞》稱,供電吃緊與國家安全課題隨之浮現;《彭博新聞》則稱臺灣可能需要調高電價、晶片製造也面臨能源危機。《國家利益》更有分析師直批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根本自毀長城,關閉核電廠的決定,是臺灣領導人做過最荒謬的政策選擇之一。

根據《風傳媒》綜合整理外媒報導,《朝日新聞》與《NHK》都指出,賴清德政府近來擺出不完全反對核能的態勢,未來臺灣的「非核家園」可能保有檢討與修正的空間。《朝日新聞》稱,有當年參與制定非核黨綱的資深黨員坦言,「當年根本沒預料到電力需求會成長到這種程度」,但若改變恐導致黨內分裂。臺灣99%液化天然氣仰賴進口,目前存量最多僅能使用20天,企業界擔憂周邊海域若遭封鎖,一週內全臺產業就會停擺。

《彭博》示警,臺灣發電結構將高度依賴進口液化天然氣,還要新增燃氣與再生能源發電機組,才能維持穩定供電,可能導致未來電價上漲。而臺灣徹底廢除核能,可能對能源安全與氣候目標造成威脅。尤其是臺灣擁有包括臺積電在內的世界頂尖晶片製造商,隨着臺海緊張局勢加劇,人們也擔憂能源供應可能因軍事封鎖而中斷。

《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的分析師魏柯特(Brandon J. Weichert)19日指出,堅持廢核的臺灣根本是在能源政策上自毀長城。關閉臺灣最後一座核電廠的決定,是臺灣領導人做過最荒謬的政策選擇之一。臺灣面對威脅想要生存,就必須自給自足。由於電力是現代社會的基石,若能切斷敵方的電力供應,將對士氣造成毀滅性打擊。一個習慣高生活水準的國家,甚至可能寧願直接投降,也不願忍受無限期缺電所帶來的不便。

PTT網友直酸「老實講我一直在懷疑民進黨是臥底,幾乎所有第五縱隊的特徵都有了:弱化臺灣能源韌性,弱化臺灣團結以及製造分裂,弱化臺灣軍事能力,弱化整個文官制度,我們國家被蛀蝕得千瘡百孔,到底要怎麼樣纔有能力抵禦攻勢呢?」、「擋疫苗時就看出來了,根本謀財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