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憂「萊豬」恐有漏網之魚 邱泰源:不會100%逐批查驗

▲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邊境萊豬抽驗比率不會提高。(圖/記者趙於婷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衛福部食藥署近期接連公佈進口3批澳洲冷凍豬腳檢出萊克多巴胺,引發社會關注,外界關心爲何不能公佈萊豬流向?衛福部長邱泰源今日表示,一切都是按照規定,未來也不會改爲百分百逐批查驗。另外,有關輸入萊牛、萊豬和標示產地一事,是否有受美方壓力?食藥署署長姜至剛直言,「這太多想像空間。」

臺灣是從110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現行豬肉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容許量,分別爲肌肉及脂(含皮)0.01 ppm、肝臟0.04 ppm、腎臟0.04 ppm、其他可供食用部位(例如胃、腸、心、肺、舌、肚、腦、血等部位)爲0.01 ppm。根據「豬肉儀表板」最新資訊,目前已累計3批澳洲進口豬肉檢出萊劑。

針對是否公開流向,邱泰源上午出席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時再度迴應,一切都是按照規定進行,先守邊境,該抽驗就抽驗,只要合乎規定就可以進口,這部分尊重商業處理。

由於所有進口豬肉都會標示產地,但之前臺灣曾被美國貿易代表署公佈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點名,「要求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對萊克多巴胺最大殘留容許值(MRL)做出規範,是不正確暗示美豬存在食安疑慮。」外界也關心這部分是否會受美方壓力?姜至剛則立刻迴應,「這太多想像空間,只要是豬肉進來都會標產地。」

另外,外界也對於抽驗萊豬有擔憂,認爲如果不全面提升爲百分之百逐批查驗,恐怕未來會有漏網之魚。邱泰源則強調,不會提高抽驗比率,目前在邊境有人工智慧保護措施,針對一直合格者,抽驗比率就低,但只要有任何違規紀錄,抽驗比率就會提高,這部分是相當精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