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軍憂臺灣之盾迷信花大錢!難敵中共火箭彈 學者提3觀點反駁
▲中共九三大閱兵,展示東風系列、鷹擊家族系列導彈。(資料照/翻攝 央視,下同)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年國慶演說中宣部,將打造「臺灣之盾(T-Dome)」,建構臺灣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防空系統;不過,退役的前國防部情研中心副主任孫秉中上校認爲,中共對臺遠程精準打擊的主要武器已從短程彈道飛彈,換成PHL─191遠程火箭彈,臺灣還在迷信高端防空反導彈。對此,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27日受訪時,提出3個不同觀點反駁,認爲相關評論把「價值」跟「價格」給搞混。
孫秉中表示,中共的東風-17射程約1800至2500公里、東風-26射程4000至5000公里,是用來對付美國、日本在第一、二島鏈上的目標;至於過去針對臺灣的東風-11、東風-15已陸續除役,因此研判未來中共對臺會由解放軍PHL─191取代。
孫秉中指出,愛國者飛彈一枚成本300萬美元,而一枚370火箭彈只需約3萬美元,是100比1的性價比。他認爲,臺灣應該要關注PHL─191的威脅,不應該執着在中共火箭軍的中、遠程導彈威脅。
對此,蘇紫雲受訪時提出3個不同觀點來反駁:首先,臺灣之盾(T-Dome)的防衛系統投資,強化臺灣基本面,是面對中共各式飛彈突襲的概率,這非常重要;他認爲,相關評論把「價值」跟「價格」給搞混。
蘇紫雲說,攔截飛彈當然要考量保護國人、國土的價值,只用2、3萬美元來評價,是把安全價值跟成本價格給搞混了,是位階上的錯誤。他舉例,汽車安全氣囊、安全帽不會因爲價格就不去使用,因爲生命無價。
蘇紫雲表示,第二,由於臺灣之盾是針對不同空層建構防衛系統,就好比棒球比賽,也有內外野守備,外野手接的是高飛球,就好比是高空層的防禦;而內野手、游擊手是接平飛球或滾地球,就是負責中低空層的防禦。他說,棒球場上就是整體防空系統,高空層、中空層、低空層,代表高飛球、平飛球或滾地球,都要可以攔截。
蘇紫雲說,第三在成本的比較方面,數據上有一些出入,他表示,中國的PHL-191火龍系列,由北方工業集團第743廠產製,造價70萬人民幣,約12萬美元,而非無導引火箭的2、3萬美元。
蘇紫雲表示,國軍的T-Dome,其實也會考量成本配置,依照不同空層、目標的威脅,系統整合以不同攔截裝備分工接戰。他舉例,參考以色列鐵窘低空層的塔米爾(Tamir) 飛彈單枚約 4萬美元、以及雷射每發約2美元。
事實上,臺灣目前擁有的防空飛彈系統,主要區分國造與美製二類,就攔截高度區,最高由國造的強弓飛彈爲主,可達70公里,接着則是國造天弓三型與美製的愛國者三型飛彈,約30到60公里;再來則是新購NASAMS國家防空系統,攔截高度爲15公里。
再往下,則是以反制巡弋飛彈丶大型無人機與戰機丶直升機爲主,包括陸射劍二飛彈系統、車載式的刺針飛彈(復仇者系統),以及雙聯裝刺針飛彈丶人攜式刺針飛彈與三五快砲等。
「臺灣之盾」除了飛彈的建構,更重要的是整合現行各種防空飛彈系統與雷達系統,要就火力來作有效的分配,避免出現多枚防空彈攔截1枚敵軍飛彈,出現戰力分散、攔截成本不對等問題。事實上,美國軍方先前也在整合防空戰力,部署新式愛國者飛彈營,也搭配新一代「低層級防空與飛彈防禦感測雷達」(LTAMDS),也以IBCS「整合戰鬥指揮系統」來進行整合。
因此,賴清德所拋出建構「臺灣之盾」的特別預算規劃中,系統整合也是重中之重,除了採購愛國者飛彈營,也要搭配LTAMDS雷達丶IBCS「整合戰鬥指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