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之都」買房難? 學者提組屋政策助年輕家庭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臺中市在經濟指標上屢創佳績,從重大建設、招商引資到人口紅利,一片榮景;然而,在亮眼的成績背後,卻藏着「高房價、低薪資」的結構矛盾。根據主計總處2023年統計,臺中市年薪平均僅63.6萬元,爲六都最低。居住正義有無解方,學者認爲可參考新加坡組屋政策。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

▲臺中市在經濟指標上屢創佳績,從重大建設、招商引資到人口紅利,一片榮景。(圖/記者陳筱惠攝)

臺中市一片榮景,這幾年更吸引大型財團、民間投資大量挹注,替房市奠定房價基礎,一位第一線代銷人員就透露:「除了高價都會區如七期、熱門重劃區外,我自己的經驗預售屋買賣,很多都不是臺中本地『打螺絲』的受薪階級。」

他說:「我們觀察數據很久,臺中是六都最低薪這件事,不是今年才發生,而是一直以來就是如此,我們創造龐大的工業區、精密園區的就業紅利,加上這幾年服務業的興起,但實際上這些人,都不是我們的銷售主力,因爲光是交屋後房貸的月付款就已經負擔不起,可是我們的房價漲幅,排在六都前段班。」

▲臺中是六都最低薪這件事,不是今年才發生,而是一直以來就是如此,示意圖。(圖/記者陳筱惠攝)

對於高房價,建商也有話要說,建商大佬透露:「用最基本的土地與營建成本來算,不加上係數風險,光是發包大樓的每坪單價,已經來到21~22萬元,連政府標案的發包成本都已經來到19萬元以上,再加上土地成本與管銷,土地價格抓平均60~70萬元,在未算利潤前,每坪成本價就已經突破35萬元,更何況還有後續蓋屋的時間成本、利息、以及一大堆稅賦。」

高房價與購屋族之間矛盾激化,真的無解嗎?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助理教授張育端指出:「居住正義的實踐,不只是問『要不要買房』,而是如何根據自己的生活階段與資源,找到合適的房子。」

無論是新成屋還是中古屋,只要符合預算與生活所需,都是可以考慮的選項。「尤其對雙薪的家庭來說,兩人一起做財務規劃,也能拉高購屋自備款與期款的負擔能力,比較有機會實現自有住宅的目標。」張育端說。

▲專家認爲,居住正義的實踐,不只是問「要不要買房」,示意圖。(圖/記者陳筱惠攝)

他也以新加坡組屋政策爲例,除「居者有其屋」的核心理念外,已結婚的年輕家庭有優先資格申請組屋,制度不僅是住宅政策,更深層地看,也是社會政策,透過鼓勵穩定的家庭關係、鼓勵生育。

面對少子化問題,即便有更爲完善的住宅政策,新加坡不少年輕家庭也是從二手組屋開始,待家庭收入增加小孩長大,再換大一點的組屋或買BTO組屋(預購組屋)。不過現在市況嚴峻,張育端說:「目前市場狀況是,自住客要申請購屋貸款都困難重重,政府要正視這個問題。」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63/放貸水位全滿!竹科工程師被裁還能貸? 內行:銀行「挑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