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創作瓶頸!國光劇團融合《紅樓夢》 剖析乾隆與和珅

▲國光劇團展開《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巡演。(圖/鄭達進攝/國光劇團提供)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國光劇團將於11月起,在臺北、臺中展開《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巡演,將《紅樓夢》的虛幻夢境,映照乾隆晚年的權力實境。編劇林建華透露,當時雖有意選材大清帝國由盛轉衰的「乾隆與和珅」,卻始終找不到切入點,直到某晚靈光一閃,才找到解法就是《紅樓夢》。

國光劇團成立30週年,《夢紅樓.乾隆與和珅》也作爲年度壓軸,重新登上舞臺,重現當年的震撼。該劇是是國光劇團繼2014《康熙與鰲拜》、2016《孝莊與多爾袞》後,於2019年推出的清宮三部曲最終章。

▲編劇林建華分享創作靈感。(圖/鄭達進攝/國光劇團提供)

當年《孝莊與多爾袞》演出結束,國光藝術總監王安祈與編劇林建華苦思清宮「第三部曲」,林建華雖有意選材大清帝國由盛轉衰的「乾隆與和珅」,卻始終找不到適當的切入點,終於在某個夜晚他靈光一閃,從牀上驚喜跳起,隔天清晨立刻傳訊告訴王安祈,「找到解法了,就是《紅樓夢》!」

從古典小說經典《紅樓夢》的「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切入剖視乾隆與和珅的君臣關係、帝國衰敗的獨特視角,劇本由林建華構思、主創後,再由王安祈逐步協力完成。

《紅樓夢》是充滿詩意與人性的文學經典,被嵌入權力浮沉的清宮故事中,其中「繁華易逝」的意象,如太虛幻境般,預示大清帝國的命運,讓觀衆得以在虛實交錯的時空中,窺見大清盛極將衰的宿命,同時也能在沉浸乾隆與和珅之間,複雜微妙的情感與權謀糾葛,還綁有一絲旁觀者的清明。

此次重演,導演戴君芳與林建華再度精修細節,力求節奏更流暢、角色更立體。演員們從情感、肢體到聲腔,全方位調整,呈現乾隆與和珅這對歷史君臣的複雜心境。

舞臺設計以「多寶格」和鏡面「月洞」爲核心,巧妙呼應虛實交錯的故事結構,增添劇情張力。音樂方面,由「京昆男神」溫宇航融入昆歌元素,並將《紅樓夢》經典詩句與〈好了歌〉串聯劇情。甫獲傳藝金曲獎的姬君達則負責音樂設計與指揮,爲全劇注入嶄新風貌。

▲唐文華飾乾隆,溫宇航再度挑戰和珅角色。(圖/鄭達進攝/國光劇團提供)

卡司陣容同樣亮眼,由唐文華領銜主演乾隆,展現劇團薪火相傳的精神;溫宇航再度挑戰和珅角色,帶來全新詮釋。黃宇琳飾演王熙鳳、林庭瑜演秦可卿、黃詩雅扮演孝賢皇后等,從女性角度烘托劇中人物,讓乾隆與和珅的君臣情誼更具層次。

由於是疫後首度重演,對劇團及觀衆意義非凡,團長張育華表示,國光30年來不斷突破京劇界限,期待觀衆感受劇團持續精進的熱情。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也認爲,此次演出不僅見證國光劇團成長,對兩廳院而言更是重要時刻。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將於11月14日至16日在臺北國家戲劇院、11月29日至30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上演,購票可至Opentex兩廳院文化生活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