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國AI,正成爲硅谷風投碰不得的"高壓線"
7月15日消息,當標杆資本(Benchmark)領投中國AI初創公司Manus的7500萬美元融資時,卻愕然發現,其他投資者竟對此紛紛指責,這讓他們大感意外。
今年4月底,在彭博社率先披露這筆交易後,反對聲浪迅速席捲而來。共和黨參議員們暗示國會應採取行動;風險投資界的同行也指責標杆資本的行爲“不負責任”。
“你分明是在資助你的敵人,”Founders Fund合夥人、31歲的德利安·阿斯帕魯霍夫(Delian Asparouhov)言辭激烈地表示。“我們爲什麼要資助1972年的蘇聯太空計劃?又爲什麼要在2025年資助中國的AI競賽?對我來說,這兩者毫無區別,簡直毫無邏輯可言。”
標杆資本對此拒絕置評。但這些非議讓公司資深合夥人比爾·格利(Bill Gurley)頗感意外。格利在2020年已退居二線,並未直接參與此事。他在今年5月的一期名爲BG2的播客節目中,支持了公司領投AI智能體Manus的開發商“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他指出,該產品僅在Anthropic的Claude等美國開發的大語言模型之上運行;並且這家AI初創公司在海外設有辦事處,也不在國內存儲任何客戶數據。他否認這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如果你不當‘鷹派’,就會被人指責爲‘親華派’。但這兩者之間其實有很大的灰色地帶,”格利說道。
格利沒有迴應進一步置評的請求。一位知情人士稱,Manus在與標杆資本洽談投資時,就已經決定撤出中國市場,並已關閉了國內辦事處。公司目前總部設在新加坡。
這筆投資使Manus的估值增長了四倍,達到5億美元。在動輒數百億美元砸向AI初創公司的當下,這筆投資相對而言規模不大,但它凸顯出硅谷內部日益擴大的理念分歧。
直到不久前,美國風投公司還在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那些希望在全球複製美國成功商業模式的投資者,向阿里巴巴、百度、滴滴以及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等投入了數十億美元。根據數據公司PitchBook的數據,2018年,美國風投參與的中國項目融資總額超過400億美元。
但當唐納德·特朗普於2017年就任總統後,市場情緒開始轉變,並延續至喬·拜登時代。根據PitchBook的數據,去年中國初創公司的融資總額同比下降近40%,且只有8.5%的融資有外國投資者參與,創下了十多年來的新低。
今年1月,旨在限制投資中國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公司的美國新規正式生效。作爲美國財政部“對外投資安全計劃”的一部分,這些措施禁止投資者支持特殊用途AI系統。合規責任落在投資者身上,他們必須自行評估風險,並在投資于敏感領域時通知財政部。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標杆資本爲投資Manus聘請律師進行審查,並得出結論,認定這一項目僅屬消費級應用,無需向財政部申報。但據知情人士稱,在標杆資本完成交易後不久,美國財政部便發函問詢此事。
如果美國財政部認定該投資違反政策,標杆資本將被迫剝離資產,並可能面臨最高相當於交易額兩倍的刑事或民事處罰。不過,與此項投資無關的律師表示,由於“蝴蝶效應”公司是在開曼羣島註冊的,因此不太可能引發如此嚴重的後果。Blank Rome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安東尼·拉帕(Anthony Rapa)表示,“我不會輕易斷定這是規避行爲。”美國財政部和Manus的發言人均拒絕置評。
不斷變化的形勢讓中國的創企面臨兩難境地:要麼接受中國投資,專注國內市場;要麼出海尋求全球資金和用戶。但即便走後面一條路,也難免招致疑慮,AI視頻初創公司HeyGen就深有體會。這家公司於2020年在中國創立,其創始人們曾在美國讀大學,後於2022年將公司遷至美國。去年,標杆資本領投HeyGen,使其估值達到5億美元。大約在同一時間,美國政府發佈了一份報告,對公司的中國背景表示擔憂。“(美國此舉)讓我覺得很失望,”HeyGen聯合創始人徐卓坦言,“我的公司與由美國人、加拿大人或英國人創立的公司並無不同。”
與此同時,Founders Fund和Andreessen Horowitz等風投公司正越來越多地將投資重點轉向美國國防、工業和航空航天領域。在此過程中,他們展現出一種充滿戰鬥性的愛國主義。最近剛被任命爲五角大樓首席技術官的Uber前高管埃米爾·邁克爾(Emil Michael)更是公開叫囂:“高質量的美國AI公司有一大把可以投。”
格利的播客搭檔布拉德·格斯特納(Brad Gerstner)在節目中表示,對Manus交易的批評是排外主義。幾家大型風投公司的投資人私下裡也認同這一觀點,但並沒有公開發表評論。一位標杆資本的投資方匿名人士則稱,他對公司的盡職調查毫無擔憂。
儘管風投界對中國公司日漸謹慎,卻仍不願錯失機會。有投資人即便口頭說近期內不投中國項目,仍飛往中國考察。資料顯示,今年6月,Emergence Capital合夥人桑蒂·蘇博托夫斯基(Santi Subotovsky)在一個關於AI投資的座談會上發言,稱他正在海外尋找AI企業軟件公司。大約在同一時間,喬什·庫什納(Josh Kushner)的Thrive Capital代表也前往中國,瞭解當地AI業務,儘管公司代表稱暫無在華投資的計劃。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標杆資本宣佈投資後,Manus曾與美國多家投資機構接洽,計劃再融資數億美元,但隨後放棄,轉而專注產品研發。
阿斯帕魯霍夫說,外界對標杆資本投資的強烈反應,很可能嚇退了潛在的美國投資者。“他們遭到的負面反彈太重了,”阿斯帕魯霍夫說,但實際上大部分批評都出自阿斯帕魯霍夫本人之口。國防科技投資機構Lux Capital聯合創始人喬希·沃爾夫(Josh Wolfe)曾於今年5月初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批評標杆資本,但最近改口稱,“我是在不瞭解情況下一時衝動才發了那條推文……我覺得應該多做研究,而不是衝動指責。”(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