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資產管理新趨勢論壇 嘉義大學開講
「2025投資人資產管理新趨勢」論壇10月15日於嘉義大學圓滿舉行,金管會證期局證券交易組組長王秀玲(前排左起)、證基會副總經理王甡、中信投信總經理陳正華、銘傳大學助理教授林書立、嘉義大學副校長陳瑞祥等與談貴賓,和全體師生合影。項家麟/攝影
爲響應國際證券管理組織IOSCO所推廣的世界投資者周,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於10月15日在國立嘉義大學新民校區舉辦「2025投資人資產管理新趨勢」論壇。活動三大講題聚焦「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介紹」、「RWA實體資產代幣化的機會與挑戰」以及「防範金融詐騙案例分享」,贏得師生熱烈迴響。
證基會10月15日於嘉義大學主辦「2025投資人資產管理新趨勢」論壇,開場前合影。項家麟/攝影
證基會副總經理王甡開場致詞。項家麟/攝影
證基會副總經理王甡開場致詞表示,證基會跟學校的連結非常緊密,今天是年度的重要活動,主要是連結學校的通識教育,希望藉以普及相關金融知識,期盼知識普及的工作做得更好,更紮實,方能學以致用,同學們可以在今天的演講中吸收許多寶貴的金融新知。
證基會副總經理王甡以風趣的提問方式與現場學生交流互動。項家麟/攝影
金管會證期局證券交易組組長王秀玲致詞。項家麟/攝影
金管會證期局證券交易組組長王秀玲致詞指出,在臺北有一個金融界重要的盛事啓動,就是金管會首次舉辦的「臺灣周」。而今日也是「世界投資者周」重點之一就是對於投資人金融教育的宣導。希望透過系列性的宣導,讓投資人瞭解新的金融知識,瞭解自己的權益,並且防止被金融詐騙。
嘉義大學副校長陳瑞祥致詞感謝證基會來嘉義大學舉辦講座,師生收穫滿滿。項家麟/攝影
嘉義大學副校長陳瑞祥致詞感謝證基會來嘉義大學舉辦講座,他說,瞭解最新的金融趨勢和反詐騙議題,對同學們的幫助很大。今天講座是在嘉義大學新民校區舉行,屬於管理學院,很符合這次主題,學校還有蘭潭校區、林森校區以及民雄校區,希望未來證基會也能在其他校區舉辦金融趨勢的演講活動,相信其他校區的師生會十分期待。
主動與被動並進 ! 持續開創臺灣ETF新時代
中信投信總經理陳正華於論壇第一場專題演講主講「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介紹」,說明臺灣從2003年推出第一檔ETF臺灣50之後,由於長期績效禁得起考驗,讓ETF投資商品,廣受投資人青睞,目前臺灣ETF規模位居亞洲第三大,債券ETF規模更奪下亞洲第一大。陳正華樂觀地說,「主動與被動並進,將持續開創臺灣ETF新時代!」
中信投信總經理陳正華主講「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介紹」。項家麟/攝影
陳正華曾經參與臺灣50,也就是0050的發行,對ETF商品特別有感情。他指出,臺灣的ETF在種類、支數和規模上,正迅速蓬勃的發展。在美國ETF的支數比股票還多,就連投資稀土的ETF都有,可見臺灣未來還有可觀的成長空間。
當前金管會正推動打造臺灣成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商品多元化是發展戰略的五大核心面向之一。2025年,主管機關正式開放「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多資產ETF」,爲臺灣資本市場注入創新活力。
主動式ETF具三大特色:第一、追求高於大盤指數的報酬:透過經理人的選股能力或擇時能力,有機會獲得比市場更高的報酬率。第二、交易便利:投資人可透過集中市場即時買賣、進行定期定額投資。第三、透明化:每日揭露持股/債資訊。至於被動式多資產ETF,可謂平衡配置的新選擇,其三大特色分別爲,第一、股債平衡降低波動配置。第二、固定比例配置或條件式配置。第三、長期投資省下挑選標的時間。
第一場專題演講「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介紹」。項家麟/攝影
金管會肩負重責大任 探索金融市場代幣化可行性
證期局證券交易組組長王秀玲,在講座中主講「RWA實體資產代幣化的機會與挑戰」,強調早期買賣股票是實體交易,看得到、摸得到的股票,雖然很實在,但是保存及交換不易,又容易僞造,後來改爲無實體發行,因而有了集保存摺,隨着科技及時代的演進,有價證券走向RWA世界。
金管會證期局證券交易組組長王秀玲主講「RWA實體資產代幣化的機會與挑戰」。項家麟/攝影
王秀玲說,有價證券買賣的演進,首先是從實體進到無實體交易,再進化到RWA「實體資產代幣化」。在臺灣,爲探討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在我國推動所需準備,金管會協力集保公司及金融機構成立「RWA代幣化小組」,113年6月13日召開啓動會議,小組成員包括10家金融機構及4家支援團隊,主管機關成員包含創新處及銀行局、證期局等。透過「RWA代幣化小組」概念性驗證(POC),探索金融市場代幣化的可行性,並作爲後續發展相關業務之參考。
王秀玲表示,臺灣發展RWA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包括, 第一、RWA如何適用現行法律:可能需要調整那些法規?第二、監管的挑戰:創新與監理間如何取得衡平?第三、資產保管及投資人保護:技術成熟度與安全性之確保?第四、借鏡RWA國際經驗下,臺灣的發展與機會在哪裡?
第二場專題演講「RWA實體資產代幣化的機會與挑戰」。項家麟/攝影
國內外詐騙猖狂!防範詐欺是人生的必修課
國內外詐騙案件猖狂!國人「聞詐色變」,講座邀請銘傳大學助理教授林書立分享近年來社會關注的議題「防範金融詐騙案例」,他強調防範詐欺是人生的必修課程,除提醒民衆隨時提高警覺,加重詐欺罪法定刑度,是刑事司法可以產生嚇阻效果最佳方案之一。
銘傳大學助理教授林書立分享「防範金融詐騙案例」。項家麟/攝影
林書立表示,金管會再三提醒投資人,投資都有風險,有賺有賠,不保證獲利,因此只要看到「保證翻倍、保證獲利」絕對是詐騙,一個投資羣組裡,有60到80人,其實大部分都是人頭戶在跟「上鉤的人」互動,千萬不要上當。
林書立說,大學生最容易被詐騙的三種方式是,第一、無卡分期付款。第二、假貸款購車詐騙。第三、出借人頭帳戶。現在的詐騙集團,「有錢騙錢,沒錢騙帳戶,沒錢沒帳戶就騙你到海外(柬埔寨)」!而且民法法定成年人的門檻已經從20歲降到18歲,所以大一就可能被詐騙帳戶,在座的同學一定要特別謹慎。
第三場「防範金融詐騙案例」分享。項家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