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臺積電擴大對美投資 說掏空臺灣是多慮了

民衆黨國家治理學院將今天舉辦座談,邀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演講。聯合報系記者潘俊宏/攝影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上午前往民衆黨論壇演講前表示,臺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說成掏空臺灣根本是多慮,生產基地挪移到國外有許多專業考量,鴻海和廣達投資中國大陸,外界也不會以「掏空」解讀。

有媒體詢問童子賢擔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要職,今天卻願意在民衆黨論壇演講,是否有何政治涵義。童子賢迴應,臺灣2300多萬人口,若內部都不能溝通,「何以對外向全球80多億人溝通?」他笑說,不同黨派相互討論公共政策,有益身體健康。

民衆黨今天上午舉辦「臺灣AI產業與能源政策的挑戰與展望」論壇,邀請童子賢出席演說,童子賢在會前接受媒體採訪。

對於部分人士認爲臺積電擴大赴美投資是掏空臺灣的說法,童子賢不以爲然,他認爲「這是多慮了」,童子賢以鴻海在中國鄭州擴大投資、廣達在上海投資爲例形容,外界不會就此解讀鴻海或廣達就是掏空臺灣。

童子賢說,自己長年在產業界與華碩合作、建立和碩發展代工、打造隱形眼鏡品牌晶碩光學等經驗來看,產業生產基地往別的國家挪移,主要是爲了就地接近原料、市場、客戶、或是技術等因素,是專業考量。

童子賢舉例,施振榮曾長期擔任臺積電董事,施振榮也不會用掏空形容臺積電擴大對美國投資。

童子賢表示,從個人角度來看,他希望臺積電多多投資臺灣,但人力、電力等需求也是考量主因。

此外,對臺灣能源佈局看法,童子賢指出,臺灣多以進口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等爲主,儘管臺灣長期發展地熱,但地熱能源佔比也不到0.5%,臺灣長期透過進口能源,必須找尋最有效率的能源發電方式。

他指出,臺灣民衆長期享有物美價廉的電力,主要是政府多年來均透過補助臺電方式讓電價便宜,若臺電迴歸市場機制,他認爲可以是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