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讓核電幫忙 年省N千億元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舉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透過錄影方式參與,並列舉核能五大優點。記者許正宏/攝影

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舉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朝野立委各執一詞,擁核派和反核派的專家學者也不斷交鋒。身兼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以錄影方式與會,除盛讚核電有五項優點外,也說「讓核電幫忙,可以每年替臺灣省下N千億元。」

公聽會上,朝野立委各言爾志。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聚焦核廢料儲存狀況、國民黨立委謝龍介說明太陽光電弊案對臺南的影響,民衆黨立委張啓楷則擔憂核電廠停機,恐將對民生與產業造成更大沖擊。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不禁感嘆,不論是擁核也好、廢核也罷,多年來彼此陷入沒有交集的爭吵,最重要的是政府能否承擔起責任,把臺灣的能源發展帶到正確的道路上。

葉宗洸:核電作基載電力

專家學者方面,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說,核電可作爲基載電力,但再生能源不行,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很多國家在考量穩定供電,且又要不排碳的電力,就希望能保留核電,臺灣卻背道而馳。

談及哪幾座核電廠能延役,葉宗洸說,核二、核三廠四部機組還沒正式除役,適合延役,大概兩年就可以恢復供電,若四部機組能夠持續運轉的話,提供的電力足以讓臺電一年內賺超過六百億元,尤其是現在虧損這麼嚴重,一年賺六百億元,很快幾年內就可以打平。

不過,臺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持不同看法,他說電力的選擇有很多,價格只是其中一項,若一味仰賴核能,會爲下一世代製造更多風險和負擔。

童影片現身 列核電五優點

童子賢的預錄片壓軸播放,他在影片中列舉五大核電優點,包括供電穩定、佔地小、不排碳、經濟實惠、能源韌性好,所以他衷心期望綠能跟核能不要偏廢,兩個可以一起發展。

童子賢表示,二○二三年全臺灣的用電二八二一點四億度,若全用太陽能發電的話,需要十點五個臺北市的土地,才能生產足夠的電;核二、核三的發電效率非常好,成本非常低,根據臺電去年公佈的發電成本資料,每一度電一點四二元,若是臺電向民間購入的風力和太陽能的發電成本,分別爲六點五九元和四點八七,相對核能來說,可以差到五元以上。

童子賢說,若以一年用電三千億度來算,每一度電差一元,一年國家就要支付額外的三千億元、每一度電差二元,就必須額外支付六千億元,所以他纔會呼籲,讓核電幫忙,可以每年替臺灣省下N千億元。他也引述二○二三年國際能源總署的統計資料指出,讓核能跟綠能加水力發電攜手合作,纔有機會挽救地球暖化的命運。

核能安全委員會副主委張欣表示,若修法通過,仍須由經濟部和臺電公司就各核電廠,審慎評估安全性、可行性及執行效益後,決定是否提出申請。會議主席葛如鈞則呼籲行政院趕快將院版的修法版本送進立院討論,「如果沒有能源主權,就不會有AI主權,更遑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