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隱憂再現?美國3月PPI意外下滑,關稅升級恐推升後續物價壓力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五(4月11日),儘管美國3月份能源類產品價格大幅下跌,推動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意外回落,但進口關稅的持續上調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加劇通脹壓力。

美國勞工部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終端需求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環比下降0.4%,而2月的數據則被上修爲上漲0.1%。此前路透社(Reuters)調查的經濟學家普遍預期3月PPI將上漲0.2%,而2月初值爲持平。

從同比看,截至3月的過去12個月內,PPI上漲2.7%,低於2月份的同比增幅3.2%,顯示出通脹動能有所減弱。

儘管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本週宣佈將對主要貿易伙伴的報復性關稅延後90天執行,但他也同步將對華商品的關稅提升至125%。作爲迴應,中國政府於週五宣佈對等反擊,也將對美國產品徵收125%的關稅。此外,美國此前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仍維持10%的普遍性關稅,同時對進口汽車、鋼鐵和鋁產品仍實施25%的額外關稅。

市場普遍預期,隨着高關稅持續對供應鏈和成本端形成衝擊,美國通脹率將在未來幾個月明顯擡升。不過,從3月發佈的消費者物價報告(CPI)來看,國內需求有所走軟,表現爲機票價格和酒店住宿價格均出現環比下滑,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通脹壓力。

關稅衝擊不僅動搖了金融市場情緒,也推升了消費者的通脹預期。消費者和企業信心指數出現大幅下滑,未來12個月內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美聯儲於3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會議紀要於本週三公佈。會議顯示,決策層幾乎一致認爲,美國經濟面臨“通脹上行與增長放緩並存的雙重風險”。

面對宏觀不確定性,金融市場目前普遍預測美聯儲將在6月重啓降息,年內或累計降息100個基點。目前,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爲4.25%至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