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業觀察:智算基建提速;6G技術加速商用;運營商紅利持續釋放
2024年通信行業展現出強勁增長動能,中信通信指數全年漲幅達28.84%,位列一級行業第四,顯著跑贏大盤。進入2025年,在宏觀環境改善、流動性充裕及技術迭代的多重驅動下,通信產業三大核心主線——智算基建、6G技術及運營商紅利進一步凸顯,成爲推動行業持續增長的核心引擎。
智算基建驅動算力需求分層,產業鏈協同效應深化
隨着國產大模型DeepSeek的快速普及,算力需求結構正經歷深刻變革。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和開源生態的優勢,大幅降低AI應用門檻,推動算力需求從“訓練主導”向“推理主導”轉移。例如,平治信息累計獲得超10億元算力業務訂單,並與多家GPU廠商完成適配,其子公司天昕電子正研發AI大模型專用服務器及算力一體機,顯示出產業鏈企業在應用端的快速響應能力。
智算中心作爲算力供給的核心載體,正加速向服務化轉型。海南海底智算中心採用海底數據中心技術,運行PUE低至1.1,較傳統數據中心節能超30%,並與海上風電結合構建綠色能源體系。中信建投研報指出,GPU算力的高功率需求推動IDC行業進入新週期,存量機房上架率提升疊加高功率機櫃新建需求釋放,製冷、電力系統等環節價值量顯著提升。
此外,DeepSeek的開源特性帶動生態繁榮。國家網安基地智算中心上線DeepSeek-R1基礎模型及多個蒸餾版本,面向開發者免費開放測試,加速技術與場景融合。行業共識在於,智算中心需從“硬件提供商”轉向“全生命週期服務商”,通過算力調度、優化及定製開發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6G標準化進程加速,衛星互聯網與IoT構築新場景
6G技術的標準化進程在2025年取得關鍵突破,人工智能與通信融合、泛在連接等新增場景拓寬商業化空間。中國移動香港與香港理工大學達成合作,聚焦6G、AI及Web3.0技術研發,計劃通過衛星融合定位和低空經濟研究推動智慧城市建設。這一合作凸顯6G技術在多維場景下的戰略價值。
衛星互聯網是6G落地的重點領域。NTN(非地面網絡)與NR(新空口)技術融合,推動衛星通信與地面網絡無縫銜接。海南海底智算中心結合海底數據中心與跨境光纜佈局,探索離岸數據業務,爲衛星互聯網提供底層支撐。同時,IoT領域藉助RedCap模組與邊緣計算技術,在工業、醫療等垂直行業加速滲透。例如,卓創資訊基於DeepSeek-R1模型打造大宗商品行業大模型,展現AI與IoT融合的應用潛力。
政策與產業協同進一步強化6G生態。武漢市國家網安基地智算中心上線自主可控的125P算力集羣,支持大模型研發;廣東省提出發展銀髮經濟,推動適老化智能終端與IoT應用落地。這些舉措表明,6G技術不僅限於通信能力升級,更將深度賦能實體產業,催生智慧城市、低空經濟等新興業態。
運營商轉型深化,高分紅策略加固投資價值
運營商在算力基建與數字化服務領域持續加碼。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企業全面接入DeepSeek模型,並加大IDC資本開支,推動雲網融合與AI服務落地。例如,海南海底智算中心藉助運營商資源,與中國電信、阿里雲簽訂近2億元訂單,凸顯運營商在算力網絡中的樞紐作用。
同時,運營商的高分紅策略鞏固其“科技紅利股”定位。通過加大股東回報與業務轉型,運營商從傳統通信服務商向綜合數字服務商演進。海蘭信在上海臨港佈局“海上風電+海底數據中心”零碳基地,與運營商合作探索國際數據業務,進一步釋放增長潛力。
2025年,通信行業的技術迭代與商業模式創新將持續交織,智算、6G與運營商三大主線將引領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