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種業振興結碩果:青稞小麥新品種選育成效顯著
來源:同仁市委宣傳部
近日,黃南州聯合省級科研力量開展的青稞、小麥新品種選育及品系鑑定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50畝試驗田裡的24個作物品種長勢喜人,爲當地種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瞭解,2025年,黃南州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攜手省農科院、高原研究生物所,在同仁市隆務鎮吾屯上莊落地實施該項目,精心選取12個小麥品種、12個青稞品種進行種植。項目依託千畝麥類良種繁育基地和青稞良種繁育基地,圍繞新品種篩選、抗逆性測試及區域適應性評價等核心任務,開展系統性科研攻關。自3月21日播種以來,通過科學規範的田間管理,已完成3次灌溉、1次蟲害防治、1次除草及1次葉面肥施用工作。
當前,田間作物生長態勢良好。青稞呈現出苗齊、莖稈粗壯、葉片濃綠的特點,其分櫱力強、成穗率高,抗倒伏優勢明顯,現階段整體處於灌漿期。不同品種間特性鮮明,海青黑2號成熟進程較快,高原系列植株較爲矮小,崑崙系列則植株挺拔。小麥生長穩健,大部分已進入開花期,麥穗飽滿,預計千粒重將超過45克。其中,高原系列抽穗較早,青春系列和阿勃部分品種抽穗稍晚。
黃南州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批作物的良好長勢,爲後續品種篩選提供了紮實基礎。下一步,當地將重點加強作物灌漿期和成熟期的田間管理,做好精準測產;全面彙總各品種抗逆性數據,從中篩選出3 - 5個優勢品種;同時深化與科研機構合作,加快推進“繁育一體化”體系建設,致力於培育出更多適合黃南本土種植的高產、抗逆性強的青稞、小麥新品種,持續夯實農牧業發展的種業根基。
此次項目的順利推進,是黃南州落實國家種業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隨着項目成果的逐步轉化,有望顯著提升當地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