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育成糯青稞品種實現成果轉化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馮寶強
甘肅省特色雜糧產業迎來喜訊:6月14日,在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特色雜糧新品種選育與高值化利用”現場觀摩會上,省農業工程技術研究院培育的4個糯青稞品種全部完成成果轉化,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跨越,爲全省麥類和雜糧產業化發展樹起新標杆。
在永昌縣東寨鎮觀摩會上,來自省內的20餘名雜糧科研專家齊聚一堂,實地參觀糯青稞種植基地與產業生產線。今年,永昌縣種植糯青稞4800畝,已建成1條原糧精選線,8月還將迎來青稞米精加工線投產。當地圍繞糯青稞產業投入超1200萬元,並攜手浙江巨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將研發產品藉助山姆、盒馬、沃爾瑪等大型商超進入全國消費市場。
在武威市涼州區,專家們深入省農業科學院和省農業工程技術研究院大麥青稞育種基地,實地瞭解科研育種成果。其中,省農業工程技術研究院糯青稞品種研發及產業化成果讓與會人員眼前一亮,該院4個自主培育的糯青稞品種全部完成成果轉化。專家們一致認爲,這爲甘肅省麥類及雜糧作物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樹立了標杆,實現了“資源變品種,品種變商品”,成爲鄉村振興產業帶動的生動範本。
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武威試驗站站長張想平研究員介紹,糯青稞是青稞變種,因高含支鏈澱粉,口感與加工性能優越。其支鏈澱粉與β-葡聚糖呈正相關,β-葡聚糖含量達小麥50倍、高於燕麥等雜糧。同時,繼承青稞血糖生成指數(GL)低的特性,利於穩定血糖。更值得關注的是,糯青稞膳食纖維豐富,新品種甘墾糯3號膳食纖維含量達25.1%,刷新麥類作物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