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核三重啟 童子賢喊「核綠共存」 強調降低民生電價、維持高科技競爭力
核三重啓公投電視政見發表會第五場,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前排左二)擔任正方代表。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選會昨(15)日舉辦第五場核三重啓公投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人、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呼籲「核綠共存」,他指出,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具備半導體產業優勢,但要維持這項優勢,關鍵在於穩定且低碳的電力供應,因此臺灣應要「核綠共存」,維持產業競爭力。
童子賢指出,臺灣需要的不只是充足的電力,更是價格實惠、高品質、穩定且低碳的電力,應該讓核能跟綠能攜手來幫忙,每1度不排碳的電都很珍貴。
核三重啓公投8月23日投票,中選會在投票前舉辦五場發表會,第五場昨日登場,正反方代表分別爲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民進黨立委莊瑞雄。
童子賢指出,2025年上半年臺灣高科技產品出口表現亮眼,包括先進半導體、AI伺服器與AI筆電製造皆爲強項,且出口產值已超越2023年全年。然而,AI運算中心及相關產業都需要大量低碳、不排碳的電力。隨着全球即將在兩年內全面徵收碳稅,若臺灣發電碳含量過高,產品國際競爭力將面臨威脅。
童子賢說明,臺灣目前低碳發電比率僅17%,遠低於歐盟的71%,一旦核三停機將降至12.8%,相較於1986年高達62%的低碳發電佔比,如今的成績屬於全球后段班。若缺口以火力發電取代,不僅電價成本高,也會增加碳排,衝擊環境與產業。
此外,他也提到,臺電2024年天然氣發電佔比達42%,未來甚至可能提升至50%,背後原因是反核思維導致對核能的使用受限,且天然氣價格易受國際市場與天災影響波動,過去數十年曆史顯示,大量依賴天然氣發電將增加財務與政策風險。他呼籲,臺灣不應逆國際潮流,應讓「核綠共存」,維持低碳穩定電力供應,保障經濟發展與產業競爭力。
針對核廢料議題,童子賢表示,核廢料可集中保管,對居民生活及環境影響有限,屬較負責任的能源選項。他強調,核廢料等技術問題應交由專業解決,隨着科學進步,安全水準已顯著提升,現代核能技術早已不同於數十年前。不應將核能神化或妖魔化,關鍵在於安全管理與合理使用。
對此,反方代表立委莊瑞雄則重申,核廢料問題不容忽視,政府應在重啓核電或其他能源政策前,與地方居民充分溝通,確保安全與環境保障,且目前全世界並沒有任何一個案例是重啓核電廠,即便童子賢當上行政院長都必須要依法行政關閉核三。
莊瑞雄強調,重啓核電廠必須以安全爲前提,核廢料處置不可侵犯居民權益,政府應建立完善的監管與補償機制,保障民衆生命財產安全及地方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