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核三延役 蔣萬安:我們要能源的韌性 不要民進黨執政的任性
核三延役公投將於23日登場,臺北市長蔣萬安18日強調,核電發展是國際趨勢,「我們要的是臺灣能源的韌性,不是民進黨執政的任性」,呼籲民衆823核三延役公投出來投下同意票。(徐佑升攝)
核三延役公投將於23日登場,國民黨18日在臺北市議會舉辦核三延役公投政策說明會,爲公投最後衝刺。臺北市長蔣萬安強調,核電發展是國際趨勢,但民進黨遇到核電就膝反射反對,但當初十大建設,核一、核二、核三陸續完工,才真正打下臺灣長久能源政策及後續經濟發展啓發的重要基礎,降低對石油價格波動所帶來的衝擊,蔣更嗆,「我們要的是臺灣能源的韌性,不是民進黨執政的任性」,呼籲民衆823公投出來投下同意票。
針對823公投,蔣萬安強調臺灣能源政策必須務實理性,永續讓產業發展、穩定供電纔是關鍵。
蔣痛批,民進黨政府幾十年來,只要談到能源政策就完全忽視多年來國際最新趨勢,總是「膝反射式」緊抱反核神主牌。他還說,如果反核是民進黨的神主牌,那麼在安全、乾淨、多元的能源組合下,提供穩定滿足電力民生用電、產業發展需求,「就是我們的神主牌」。
蔣提及,在1970年代能源危機發生前後,國民黨政府推動十大建設,核一、核二、核三陸續完工,真正打下臺灣長久能源政策及後續經濟發展啓發的重要基礎,也降低對石油價格波動所帶來的衝擊,「我們要的是臺灣能源的韌性,不是民進黨執政的任性」。
他還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例如日本在挺過核災之後也重啓核能,美國各界對於臺灣使用核能表達高度關切及明確方向,今年6月他到巴黎參訪,更發現法國展現對核電發展的決心與優勢。
他強調,2022年歐盟已經認證核能是綠色能源;在COP28國際會議上,包括美、英、法、日等國家,共同承諾2050年核能要成長3倍,科技公司包括亞馬遜、谷歌、Meta等都加入,這是國際趨勢。
蔣更以童子賢在覈三辯論內容爲例,許多反對延役的人表示核三發電量僅佔6%,「但其實這6%非常重要」,過去幾年民進黨政府全力推動綠能,用很多資金、土地等,但現在風力發電比重僅有3.6%、太陽能僅5.3%,全臺滿山片野看到風機、光電板,但發電量還不如1座核三廠,而這4年多,政府用納稅錢撥補臺電3千億元,卻還是漲了5次電價。
蔣呼籲,賴清德上週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說會對核三延役投下不同意票;但他要呼籲所有民衆,爲了臺灣能源政策、永續發展、民生產業需求,應對核三延役投下同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