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延役壓倒勝 重擊能源政策

賴清德總統23日在總統府發表談話,強調罷免及公投結果是民主力量、人民意志展現,必須尊重投票結果。(趙雙傑攝)

7席藍委罷免結果

重啓核三公投結果

823核三延役公投同意票434萬1432票,雖未能達到門檻而不通過,但較不同意票多出近2倍,連核電廠所在地也是贊成佔多數。面對最新民意,賴清德總統昨晚表示,充分理解社會對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指示核安會盡快訂出安全審查辦法,臺電也須啓動自我安全檢查,若符合標準將依法審議,未來也不會排除先進核能。

衝出逾430萬票 惟未達門檻

此次核三延役公投未綁全國性選舉,加上政府未全力投入宣傳,綠側翼在公投前,甚至預測投票率恐怕不到5%,還酸「可能成爲笑話」。但開票後,同意票一路攀升,甚至衝破400萬,最終同意票達到434萬1432票,不同意票151萬1693票,但因未達同意門檻500萬0523票,公投不通過。

由於公投主文是核三延役,核三廠址屏東縣公投結果備受外界矚目。根據中選會的數據,屏東縣同意票12萬720張、不同意票9萬460張,投票率爲31%;核三所在的恆春鎮同意票4103票,也比不同意票2658票多,投票率爲27.33%,同意重啓者居多。

賴總統在獲知投票結果後,晚間7時10分偕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等人在總統府發表談話,賴神情嚴肅地表示,核三重啓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尊重這個結果,「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

迴應重啓 賴提核安2個必須

他認爲,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核能安全是需要科學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啓,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2個必須」:第1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2個必須,是臺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他請核安會廣納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請臺電在法規公告後,啓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3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賴總統也強調,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臺電預計 10月啓動核三安檢

發起核三延役公投的民衆黨主席黃國昌也在昨晚7時30分開記者會,感謝超過430萬位投下同意票的臺灣人民,也象徵民進黨應徹底反省錯誤的能源政策。他認爲,觀察總統府的記者會,可以發現「其實賴清德已經轉彎了」,安全當然是所有國人的堅持,但緊抱「非核」神主牌,不負責任推動臺灣能源政策,讓所有人民蒙受巨大損害,絕對不是負責任政府應有作爲。

而核安會已在今年8月1日預告修正「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覈辦法」,並持續蒐集各界意見至9月底爲止。臺電昨晚表示,待10月核安會子法公告,會依據子法啓動核三廠自我安檢,範圍包括法規要求的老化、輻射、耐震等六大項評估。最後整體評估報告出來,經過同儕檢查,就會送到核安會審查,由專業決定是否重啓。(相關新聞刊A2~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