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持續發酵,碳酸鋰再創新高

導讀

嘉賓介紹:張環宇,浙商中拓智研交易部新能源行業研究員,主要負責碳酸鋰等相關品種的研究。浙江大學金融碩士,山東大學統計學學士,擁有碳酸鋰期貨、現貨研究經驗,對碳酸鋰產業鏈有較深的瞭解,善於碳酸鋰供需結構分析研究、數據推演以及邏輯提煉,對基本面數據變動敏感,善於將之運用於行情分析之中。

本文來自於8.17.週日晚上“牛轉錢坤”直播中關於碳酸鋰的分享內容。

今年6月初至6月中旬,碳酸鋰市場經歷了兩輪探底後,開啓了一波強勁的反彈。從7月初開始,碳酸鋰價格從約58000的低點反彈至65000左右,這一過程相對緩慢,主要受到大宗商品市場情緒觸底反彈以及擠倉的影響。

在價格達到65000時,盤面面臨一定壓力。然而,7月中旬,宜春市發佈文件,要求江西宜春地區的8家礦山重新編制儲量報告,這涉及新礦產法下的礦種問題。受礦端預期發生較大變化的推動,盤面開始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同時大宗商品反內卷趨勢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7月底,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寧德時代的礦證即將到期,同藏格鋰業的鹽湖證也接近到期,盤面向上趨勢十分明顯。但是大宗商品開始顯現見頂跡象,碳酸鋰情緒也有所降溫。此外,上游供應端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寧德時代是否停產,也引發了盤面的大幅波動。

8月9日,寧德時代正式停產,盤面開始大幅上攻,驅動力量強勁。從產量變化來看,其影響相對有限,需要一定的傳導時間。寧德冶煉廠仍能維持1至2周的礦石庫存加工週期。

7月份產量下降主要受到鹽湖地區中信國安和藏格停產的影響,同時寧德的幾個冶煉廠也進行了檢修,但檢修量不大且隨後恢復生產,中信國安的產量也有所恢復。

從周度數據來看,目前產量仍創新高,尤其是以鋰輝石爲主。隨着盤面價格上漲,四川地區的冶煉廠產量有所增加,這一增量在8月逐步顯現。目前,一些代加工廠也正熱火朝天地生產,因此鋰輝石產量在最近幾周顯著上升,大部分抵消了鹽湖和雲母產量的下降。

從月度產量角度來看,我們預計8月份產量將繼續增加,上海有色網給出的8月份數據也顯示增量。如果寧德礦區不停產,增量將更大。第四季度產量或因寧德停產而下滑明顯。

從進口角度來看,今年1月至7月,鋰精礦進口不及預期,主要問題在非洲地區,項目進度相對緩慢。特別是馬裡的礦,7月份才發出第一批貨,8月份到港。碳酸鋰進口主要來自南美地區,1月至7月智利和阿根廷的發運數據同比也不及預期。年初的平衡表顯示,南美地區有約10萬噸的增量,同比增速爲20%,但從今年上半年的增長情況來看,同比增速僅爲5%左右。

寧德停產之後,年度平衡表需要下修過剩量級,年度平衡表過剩體量可能在10萬噸左右,甚至可能低於這一水平,而之前預計的過剩量爲23萬噸左右。

庫存方面,通常在8月中下旬會有一波明顯的補庫,目前隨着價格上漲,下游出現了一定的現貨需求。8月份以來,下游補庫動作明顯,庫存結構有所轉移,上游庫存偏緊,貿易商的庫存最近也大量減少,整體庫存仍處於高位,但從現貨角度來看,實際庫存稍顯緊張。

需求端方面,7月份車端數據環比下降,與去年季節性趨勢相似,6月份衝量後7月份有所回落。儲能領域表現相對較好,電池和正極材料呈現反季節性增長態勢。今年鐵鋰排產從2月份以來一直環比增長,8月份排產數據也顯示環比增長約4%。因此,從需求角度來看,整體仍處於相對較好的狀態。

根據我們的月度平衡表,8月份累庫幅度相對較小,可能在兩三千噸左右。9—11月可能出現供需平衡偏緊甚至去庫的情況。

最核心的驅動因素可能在於江西其他7家礦山。雖然它們的礦證尚未到期,但面臨礦種變更問題,因爲目前開採的礦證是陶瓷土礦。如果9月30日儲量報告上交後,部委認爲需要進行礦產變更,可能會對礦山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在這種利多預期炒作下,價格向上的彈性相對較大。

本週SQM的鋰精礦拍賣均價達到1005美金,折算到盤面價格約爲83000。在礦端有支撐的情況下,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正反饋,礦價開始上漲,下方支撐較強。

加工成本相對穩定,目前廠商的報價可能在21000左右,整體成本影響主要來自礦價。礦價上漲將對碳酸鋰代加工成本形成較強支撐。

我們之前評估過,如果只有寧德時代一家停產,合理的價格區間可能在85000左右。如果江西幾個礦山沒有實質性停產,價格向上突破9萬將面臨較大壓力。目前整體驅動仍偏利多,建議以逢低做多的角度看待市場。

(本文分享時間爲8.17.週日晚上)

■文章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及所在機構觀點,據此入市風險自負。期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