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產或引發碳酸鋰下跌

8月21日晚,江特電機(002176.SZ,股價8.99元,市值153.4億元)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75億元,同比增長35.85%,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虧損1.14億元,大幅擴大78.24%。

業績“增收不增利”的背後,鋰鹽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是主因。江特電機作爲國內雲母提鋰龍頭企業,報告期內鋰鹽產銷量顯著增加,卻難敵價格下行壓力。

8月19日,江特電機公告其全資下屬公司宜春銀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將於近日正式復工復產,這一消息發佈後,8月20日早盤,碳酸鋰期貨價格大幅下挫,所有合約全線跌停,日跌幅達8%。

鋰鹽產品價格下跌導致虧損擴大

江特電機上半年業績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態勢。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9.7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18億元增長35.85%,這主要得益於鋰鹽產品產銷量的增加。然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1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406.56萬元同比擴大78.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1.61億元。

利潤大幅下滑的核心原因是鋰鹽產品價格的持續下跌。公司直言,“利潤下降主要是鋰鹽產品價格下降,毛利下降所致”。從業務結構看,公司鋰礦採選及鋰鹽製造業上半年實現收入4.6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7.21%,同比大幅增長115.91%,但該業務的毛利率卻爲-16.27%。

從行業背景看,2025年上半年碳酸鋰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春節前,因需求旺盛、部分冶煉廠停產檢修等因素,價格維持平穩;但春節後,頭部電芯廠宜春礦山復產、貿易摩擦加劇,市場預期轉弱,供應增速超過需求增速,庫存持續累積,價格一度跌至5.8萬元/噸附近。作爲國內雲母提鋰的龍頭企業,江特電機鋰鹽業務與市場價格聯動緊密,價格下跌直接導致毛利收縮。

此外,公司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47.19%,主要因利息費用增加、利息收入減少,進一步加劇了利潤壓力。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長1513.26%,也與鋰鹽產品減值增加有關,反映出市場價格波動對公司資產價值的影響。

復產或引發碳酸鋰下跌

碳酸鋰價格在2025年上半年波動劇烈,江特電機全資下屬公司宜春銀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復產消息,或成爲引發新一輪產品價格下跌的導火索。

2025年8月19日晚間,江特電機發布公告稱,接到全資下屬公司宜春銀鋰的通知,宜春銀鋰將於近日正式復工復產。回溯至7月25日,宜春銀鋰爲進一步提高產線設備的穩定性和運行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和提升綜合效益,對全部鋰鹽生產線進行設備檢修,預計檢修時間26天左右。

8月20日早盤,碳酸鋰期貨市場反應激烈,合約全線大幅低開,隨後快速跌停,截至早盤收盤時,日跌幅達8%。這一價格走勢與此前市場預期形成了鮮明反差。此前,在寧德時代位於江西宜春梘下窩礦區停產後,市場對於宜春碳酸鋰生產收緊的預期強烈,受此影響,8月11日,碳酸鋰期貨所有合約全線暴漲,均觸及漲停,其中主力合約(2511)漲幅8%,報8.1萬元/噸。此後,在炒作資金的推波助瀾下,碳酸鋰期貨價格不斷攀升,8月18日,碳酸鋰主力期貨一度突破9萬元大關,最高報9.01萬元/噸。

然而,江特電機宜春銀鋰的復產,或直接打破了市場此前對於供應收縮的預期。作爲雲母提鋰領域的重要企業,宜春銀鋰的復產意味着市場供應將再度增加,碳酸鋰主力期貨價格一日之間回撤到8萬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