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陸稀土霸主地位! 歐洲不忍出手了 BBC揭密關鍵
全球約70%的稀土開採與90%的精煉作業都在中國大陸進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全球約70%的稀土開採與90%的精煉作業都在中國大陸進行,這是北京多年來大力扶持的結果。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歐洲正努力降低對中國大陸進口這類關鍵金屬的依賴,而法國一間稀土處理廠或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BBC報導,新冠疫情與烏克蘭戰爭讓企業與政治人物開始重視稀土供應鏈的脆弱性問題,並着手尋求改善。法國稀土處理廠索爾維(Solvay)的負責人索爾維執行凱倫(Philippe Kehren)說:「當某項原料幾乎100%仰賴單一來源地,你自然會想要分散風險、尋找其他供應。這正是我們能提供的價值。」
目前全歐洲僅有兩座稀土處理廠:一座位於愛沙尼亞,另一座就是法國西部這座索爾維工廠。這也是北京以外唯一能處理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設施。
這座工廠的投資正在擴大,重心也正在轉型,不再以汽車觸媒轉換器所需稀土爲主,而是轉向供應電動車電池、先進電子設備與國防系統所需磁鐵的強勁需求。
目前的重點是回收歐洲境內既有的稀土資源。執行長說:「我們認爲,光靠回收報廢馬達和其他設備,我們就有可能提供歐洲約30%的稀土需求。」
但隨着全球需求持續上升,光靠回收已無法滿足需求,屆時將需要從巴西、加拿大與澳洲等國引進更多原生稀土材料。
歐洲目前尚無任何營運中的稀土礦場。儘管挪威與瑞典的開採計劃進展相對領先,但預計仍需至少十年時間才能投入生產。
整個製程包含約1,500道工序,由於這座工廠具有全球少見的特殊技術能力,爲了防止競爭對手取得技術機密,外人極少被允許進入廠區。目前全球大部分這類知識都集中在北京,因此格外保密。
BBC也獲得進入工廠的許可,生產經理爲他們一一介紹:「你可以把這過程想像成一杯混合果汁,裡面有柳橙汁、蘋果汁、鳳梨汁。而分離裝置的任務,就是把蘋果汁分到這邊,柳橙汁分到那邊,其他果汁也分開,就是這樣的概念。」
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戰略礦產與金屬事務顧問加勒索(Benjamin Gallezot)表示:「對單一來源的依賴是危險的,因爲你永遠無法預測這個來源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可能是地緣政治因素,也可能是天災或其他原因。」
他不願正面評論中方限制稀土出口是否會帶來實質影響,儘管這正是美中貿易談判中的核心議題之一,但加勒索也補充道:「我認爲,經濟合作的力量,遠比單純的競爭來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