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荔枝與嶺南風情交相輝映
李燕
2025年是荔枝生產大年。不僅全國總產量較去年激增,廣東作爲核心產區,荔枝產量更是突破了160萬噸,佔全國半壁江山。有關荔枝的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也不斷涌現:三年前馬伯庸的中篇小說《長安的荔枝》,在今年推出了影視作品。由於他慣常製造歷史時空緊張感,比起電視劇拉長到35集,兩小時的電影似乎要更匹配原著一些。
大鵬(董成鵬)領頭編劇、導演並主演的《長安的荔枝》,還原度、完成度都很高。一直以來,他也很擅長刻畫小人物。從《屌絲男士》系列到《年會不能停》《大贏家》,再到如今《長安的荔枝》,大鵬在角色裡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隔空與觀衆共情。
李善德作爲唐朝由盛轉衰的玄宗時期的一名小吏,被領導和同事算計,推到荔枝使的位置上,要去完成一場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在有限時間裡,把嶺南的新鮮荔枝,運到長安趕上貴妃的生日誕辰。但是,無論李善德是否接下這個差事,都註定了這是一項九死一生的任務。荔枝 “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從嶺南到長安,路途迢迢,即便快馬加鞭,也要近一個月。朝中衆人皆知此乃死局,那些算計他的同僚,早已備好冷眼與嘲諷,等着看他因完不成任務而被治罪,淪爲笑柄。但李善德卻是想賭一把,不是因爲他自己喜歡押注,而是退無可退:還有妻女要呵護,自己做官爲民的理想還想實現,所以他決定最後一搏:“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故事展開以後,白客扮演的富二代蘇諒和莊達菲飾演的嶺南種荔枝的農二代阿僮,成爲了穿針引線的角色。片中客串的人物衆多,王迅、孫陽、林雪、宋小寶、樑超、大冰、魏翔、賈樟柯……甚至馬伯庸本人都演了一個紅袍官員,爲電影增加了豐富的元素和亮點。
但最爲出彩的配角,還得是楊冪和劉德華。楊冪出演李善德的妻子,尺度拿捏得剛好。尤其那場夜幕下被差人拿住,和女兒苦苦等候李善德騎馬送荔枝的戲,眼神、表情和動作到位,讓人不禁動容。而劉德華版的楊國忠,“右相”權傾朝野的氣場,看似幫助李善德,實則利用他和運送荔枝的過程,做權力鬥爭的心機,都寫在了舉手投足之間,成爲了大鵬這部電影裡的實力加分項。
而影片中關於 “香積貸” 的情節,也與歷史有着奇妙的呼應。據查證,唐朝寺廟確實存在類似的 “功德貸”,這讓觀衆看到了歷史與現實的微妙聯結。無論是李善德爲運荔枝的不懈努力,還是影片中這些富有歷史底蘊的細節,都在訴說着歷史並非塵封的往事。
《長安的荔枝》還有一個角色值得一提,那就是杜少陵。不管他的原型是否是杜甫,在影片構建的歷史長卷裡,他都是李善德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引路人。他將“和光同塵,雨露均沾,花花轎子衆人擡,一個人吃獨食,是吃不長的”官場箴言娓娓道來,如同一把精巧的鑰匙,爲深陷權謀迷霧的李善德打開了另一扇認知之門,讓這個只知埋頭做事的 “官場呆子”,開始讀懂朝堂之上的生存哲學。
因此,當李善德再度踏入嶺南刺史府,歷經波折的面容多了幾分世故,杜少陵的教誨化作他應對周旋的底氣,曾經的木訥悄然蛻變爲恰到好處的圓滑。杜少陵的作用不僅於此,他還幫着照看家小,遊走朝廷打點疏通。更重要的是,張若昀出演的這個人,還在歷史的長河裡,與後世遙相呼應。
時光悠悠流轉,大約又過了200年,蘇軾在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被貶惠州,卻在嶺南的荔枝林間覓得詩意與豁達。他寫下著名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以豪放灑脫之姿,將荔枝的甜美與嶺南的風情,融入文人墨客的詩酒人生,也讓這南國佳果從此家喻戶曉。
回望千年時光,從盛唐的千里驛傳,到文人筆下的詠歎推廣,荔枝早已超越單純的鮮果範疇,成爲串聯起歷史、文化與飲食記憶的獨特符號。現代物流打破時空界限,保鮮技術跨越季節藩籬,如今荔枝已成爲尋常百姓觸手可及的日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