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狀告阿特斯,索賠10.58億

2月10日晚,A股光伏龍頭天合光能(688599.SH)披露了一份訴訟公告。

公告顯示,天合光能作爲原告分別請求法院判令被告一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阿特斯,688472.SH)、被告二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賠償因其對於公司兩項發明專利的侵權行爲給原告造成的損失人民幣6.07億元、4.51億元(共計人民幣10.58億元),並承擔案件涉及的維權合理支出及訴訟費用。

涉案專利分別爲天合光能第ZL201710975923.2號發明專利“太陽能電池模塊”以及第ZL201510892086.8號發明專利“太陽能電池及其製造方法”。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侵權案件已立案受理,尚未開庭審理。

對於阿特斯是否存在侵權行爲,同日晚間,天合光能內部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這是根據公司法務和技術團隊的綜合判斷。與此同時,時代財經亦聯繫阿特斯方面,但對方並未就此事給予明確的迴應,僅表示等待進一步消息。

根據訴訟公告,涉及侵權的主要是光伏組件產品以及TOPCon電池片。天合光能的訴訟請求,包括判令被告停止製造銷售相關產品、銷燬侵權產品全部庫存及專用於生產被控侵權產品的設備和相關模具。

10.58億元的鉅額訴訟賠償,對於阿特斯來說,佔據了其去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的一半。

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阿特斯實現營業收入341.78億元,同比下滑12.63%;實現歸母淨利潤19.55億元,同比下滑31.17%;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8.84億元,同比下滑26.56%。

而對於天合光能而言,2024年或成爲其上市以來的首個業績虧損年份。業績預告顯示,其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虧損32億元~38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虧損50億元~56億元。10.58億元的訴訟金額約佔其去年歸母淨利潤虧損額的三分之一。

時代財經注意到,天合光能的兩項涉案專利均來自於LG當年的“大拋售”。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的著錄項目變更記錄,兩項專利均由天合光能於2024年從晶科能源(688223.SH)子公司“上饒新源越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處獲得,而更早之前,專利則由“LG電子株式會社”擁有。

2022年LG集團正式退出光伏行業,並出售部分光伏專利。全球專利檢索數據庫智慧芽顯示,彼時LG集團將745件專利轉讓給晶科能源。2024年3月,晶科能源將323件專利分別轉讓給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002459.SZ)。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曾公開表示,TOPCon絕大部分專利在晶科手中。“我很希望大家尊重晶科的研發成果。專利問題有很多方式可以解決,比如說授權、購買、交換,而不是逃避。”

除天合光能與阿特斯的訴訟外,多家光伏巨頭之間均有着專利訴訟的糾紛。

晶科能源旗下子公司在今年2月4日向澳大利亞聯邦法院提交專利訴訟,起訴隆基綠能澳大利亞有限公司侵犯專利權;這一訴訟的首次聽證會將安排在2月21日。此外,晶科能源對隆基綠能也在全球多地提起訴訟,如中國南昌、美國德克薩斯州等,但具體金額並未披露。

2024年5月,天合光能起訴Runergy USA/Runergy Alabama侵權TOPCon技術專利。同年6月,天合光能起訴中清光伏等公司侵害發明專利。7月,晶澳科技在歐洲專利法院對正泰新能等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侵犯專利的技術範圍同樣指向了TOPCon。

不過,已有專利訴訟案走向和解,爲其他糾紛提供了借鑑意義。

以TCL中環(002129.SZ)子公司Maxeon與通威股份(600438.SH)子公司通威太陽能的疊瓦技術專利糾紛爲例,2023年6月,Maxeon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對通威太陽能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這項專利訴訟在持續近一年半後,最終於2024年11月完成和解。

根據Maxeon官網消息,雙方就疊瓦技術專利糾紛達成和解以及交叉許可協議,協議自2024年11月30日起生效。該協議內容包括,雙方可以對彼此的專利組合進行訪問、雙方同意不會互相主動發起專利訴訟。

截至2月11日午盤收盤,阿特斯一度大跌超5%,報10.30元/股;天合光能跌超3%,報17.82元/股。

本文源自:時代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