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紛爭再起,劍指TOPCon技術,天合光能起訴阿特斯索賠超10億

一起超10億元的索賠將天合光能(688599.SH)與阿特斯(688472.SH)之間的專利糾紛推上風口浪尖。2月10日晚間,天合光能發佈公告稱,就阿特斯和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常熟阿特斯”)涉嫌專利侵權的行爲,要求兩被告分別賠償損失6.07億元、4.51億元。這也是雙方2024年以來又一次爆發專利之爭。

證券之星注意到,此次專利訴訟不僅是天合光能與阿特斯之間長期積怨的延續,也反映了光伏行業競爭從價格戰向專利戰的升級。隨着TOPCon逐漸成爲行業主流,技術壁壘也成爲企業加強自身護城河、遏制競爭對手的手段之一。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場專利之爭不僅關乎兩家組件巨頭的利潤與市場地位,也對整個光伏行業的競爭態勢及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產生深遠影響。

天合光能多次提起訴訟

公告內容顯示,天合光能就阿特斯和常熟阿特斯侵害公司第ZL201710975923.2號發明專利“太陽能電池模塊”(下稱“涉案專利一”)、第ZL201510892086.8號發明專利“太陽能電池及其製造方法”(下稱“涉案專利二”)的專利權糾紛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次天合光能一審直接選擇在江蘇省高院起訴,“規格”之高足見案件的重要性。目前,上述訴訟案件尚未開庭審理。

經比對分析,天合光能認爲兩被告共同實施的製造、許諾銷售和銷售的光伏組件等產品落入涉案專利一、涉案專利二的保護範圍。兩被告未經原告許可實施涉案專利一、涉案專利二,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給原告造成了經濟損失。

綜上,天合光能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涉案專利的行爲,包括但不限於停止製造、許諾銷售、銷售侵犯涉案專利一的光伏組件產品及涉案專利二的TOPCon電池片以及含TOPCon電池片的光伏組件產品的行爲。判令兩被告立即銷燬被控侵權產品全部庫存及專用於生產被控侵權產品的設備和相關模具。

證券之星注意到,兩項涉案專利均爲天合光能於2024年從晶科能源(688223.SH)子公司處獲得,原始申請人均爲韓國LG。2022年,韓國LG宣佈徹底退出光伏製造行業並出售部分光伏專利。晶科能源購買了來自韓國LG的專利。2024年3月,晶科能源陸續將其中323件專利轉讓給了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002459.SZ)。據企業專利觀察公衆號表示,此次天合光能繼晶科能源之後,也選擇在國內法院使用從國外買來的專利對競爭對手發起訴訟。

天合光能與阿特斯之間的積怨由來已久。2024年5月,天合光能向上海洋山海關提出申請,指控常熟阿特斯產品涉嫌侵犯其專利權,請求海關對常熟阿特斯向歐洲出口的9個貨櫃部分型號的光伏組件產品進行扣留。隨後阿特斯提交了放行申請並闡述了不侵權理由,最終海關對相關貨物予以放行。

同年10月,天合光能向美國特拉華州地方法院對阿特斯所屬及關聯公司正式發起專利侵權訴訟,爭議焦點集中在TOPCon光伏技術專利上,具體涉及US9,722,104和US10,230,009兩項專利。

隨後,天合光能提交337立案調查申請,指控阿特斯等企業在對美出口、進口及銷售特定TOPCon太陽能電池、組件等產品時,侵犯了上述兩項專利。12月4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式確定了天合光能對阿特斯發起的337調查,案號337-TA-1425。

從價格內捲到專利大戰

證券之星注意到,光伏企業近兩年的市場競爭已從價格戰升級爲專利戰。光伏企業之所以對專利保護特別重視,是因爲光伏產業屬於高新技術製造業,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另一方面,在產能和價格卷無可卷的情況下,那麼只有靠專利來強化企業自身技術壁壘,以獲得更穩固的市場地位。

過去一年多以來,企業之間的專利紛爭頻頻爆發,天合光能、阿特斯、隆基綠能(601012.SH)、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組件龍頭圍繞TOPCon和BC技術展開了一系列專利之爭。

天合光能此次涉案的第二項專利“太陽能電池及其製造方法”就明確提及了TOPCon技術。自2023年以來,光伏行業的主流技術逐漸轉向N型,TOPCon技術產品的競爭尤爲激烈。

據集邦諮詢此前預測,到2024年年底電池片產能約1417GW,其中,TOPCon電池產能約941GW,佔比約66.4%。此外,預計到2029年,TOPCon產出佔比將超84%,在5年週期內,TOPCon仍是N型主流技術。

天合光能相關人士迴應媒體稱,公司訴訟是正常維權,阿特斯的侵權主要存在TOPCon電池環節。至於阿特斯侵權專利實現的盈利金額,法務部門有在覈算。

此次專利糾紛的兩家企業均爲組件巨頭,根據PV-Tech發佈的《2024全球Top10光伏組件供應商排名》,中國光伏組件廠商包攬前十,光伏組件五巨頭繼續霸榜,晶科能源位居冠軍,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綠能、通威股份(600438.SH)分別位列第二至第五,阿特斯位列第七。

從業績層面來看,2023年四季度以來,光伏市場的供需錯配問題日益突出,導致市場競爭呈現內卷態勢,企業的利潤空間遭遇嚴峻挑戰。天合光能組件出貨量較2023年同期持續保持增長,但受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降的影響,組件業務盈利能力下滑,導致全年經營業績出現虧損,公司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虧損32億元至38億元。

阿特斯目前尚未披露業績預告,不過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9.55億元,同比減少31.17%。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N型TOPCon電池產能達到30GW,約佔公司電池產能的62%。可見TOPCon技術已在阿特斯產品中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最終此輪專利訴訟走向如何,證券之星將持續關注。(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