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縣公安局:“教科書式執法”背後的法治密碼

2024年3月,天等縣都康鄉派出所所長在沃柑果園裡調解的視頻登上熱搜,視頻中派出所所長黃高悅“教科書式調解”引發網友點贊。在調解過程中,黃高悅站在雙方角度,不偏不倚、有理有據,講明利害關係,當事人最終心服口服。該調解過程被羣衆拍下並上傳網絡,全網播放量達1.2億次,點贊量超1500萬,獲評“教科書式調解”,成爲基層執法規範化建設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天等縣公安局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爲抓手,緊扣執法行爲規範化、執法管理標準化、執法監督常態化三個方面,有序推進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努力讓民警的每一次執法都成爲“教科書式”執法,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因執法規範化建設成效突出,近年來,天等縣公安局先後被評爲全區、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範單位。

因材施教 執法行爲更規範

“每一項執法都要面對羣衆,執法效果好不好應由羣衆評價,所以執法要貼合實際、接地氣,讓羣衆信服。”天等縣公安局法制大隊大隊長樑鵬介紹。

針對民警執法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天等縣公安局法制大隊組織民輔警集中觀看執法警示教育片,找準當前執法突出問題,製作執法標準和流程,並以執法短信提示的形式下發至基層一線民警,送上“執法範本”,貼合實際的執法指引爲民警執法提供了清晰依據與有力支撐。

近日,一名男子酒後滋事,城關派出所快速出警到現場。當事人不配合檢查,民警按執法規範呈戰術隊形散開,語言警告未果後依法將其控制。爲防止對方醉酒後自傷自殘,民警對其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整個流程處置得當、規範文明,全程錄音錄像,證據提取全面。事後,當事人甘願接受處罰。

天等縣公安局積極開展靶向培訓,把“能力提升”作爲關鍵,發揮全警實戰大練兵作用,即按照“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原則,按崗位對民警分層分類培訓,通過邀請崇左市公安局執法部門送教上門、開展基層法制巡講活動、崗位輪訓、推廣指尖學法APP、舉辦執法曬比創活動等方式,倒逼民輔警學法、用法。同時,不斷完善AI智能執法訓練平臺,讓基層一線民警“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切實將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理念深入每一名民警內心、落實到每一次執法活動。

今年5月,家住進結鎮東街的農某來到進結派出所求助,月初其過馬路時不慎被同街的黃某駕駛摩托車撞傷,光治療費就花了3200元,但對方遲遲不願賠償醫療費,爲此雙方差點大打出手。民警立即出警來到現場,在瞭解情況後,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民警圍繞民法典侵權責任和損害賠償內容進行普法引導,並結合交通事故相似案例從法理層面進行解析,最後往鄰里和睦方向進行說理,整個調解過程,民警不偏不倚、有理有據,雙方當事人家屬表示認可。最終黃某同意支付農某的醫療費,雙方同意和解,該起矛盾糾紛得以化解。

不僅如此,天等縣公安局積極推行民警辦案積分制度,根據辦案民警案卷進行評查,先後評出5批次20名執法之星,將辦案積分與民警表彰獎勵、職級晉升、任用選拔掛鉤,鼓勵民警善辦案、辦好案。

在嚴格規範執法的要求指引下,全縣公安機關隊伍專業能力持續提升。天等縣公安機關基本級執法資格考試通過率100%,6名民警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其中2人獲A證),另有5人獲聘爲公職律師,這爲天等縣公安局規範執法、依法履職奠定了堅實基礎。

標準化建設 執法辦案更便捷

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提質增效,是法治公安建設的牽引性工程。近年來,天等縣公安局致力打造“一站式”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通過推行執法辦案、監督管理、服務保障“一體化”運行,打造安全、規範、集約、智能、高效的執法辦案模式,帶動執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不斷提升。天等縣公安局執法辦案中心獲評五星級執法辦案管理中心。

走進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規範有序的工作場景令人眼前一亮。執法辦案中心配備3名專職民警和15名輔警,提供24小時“管家式”服務,制定18項動態服務清單,覆蓋入區登記、信息採集、看管看押等7大工作環節。辦案民警押送嫌疑人到辦案中心,只需負責審訊和案件報批工作即可。辦案流程從分散走向集約,管理方式從粗放式轉變爲閉環式。這一系列變革成效顯著,辦案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極大減輕了基層民警的工作負擔。通過多警種協同作戰,情報信息共享,執法辦案效率大幅提升,真正實現了執法資源的優化配置,爲規範執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與運行機制保障。

“以前每次將嫌疑人押送到辦案中心就頭疼,本來警力就少,辦案民警不僅要四處奔波,還要掐着點幹活。現在犯罪嫌疑人進了執法辦案管理中心,24小時有人看守,安全檢查、信息採集、體檢都有人管,辦案效率更高了。”天等縣公安局刑偵大隊辦案民警說。

數據賦能 執法監督更有效

公安法治建設既有整體謀劃,也下“繡花功夫”。天等縣公安局依託“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深化執法信息化建設,將執法各要素轉化爲信息化數據,推動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與數字督察中心深度融合,全面推行網上辦案,完善執法問題自動預警、異常數據動態監測、執法質量考評等功能;建立健全執法全流程記錄制度,實現對執法活動的全過程留痕、可回溯管理。今年以來,全縣公安機關執法監督平臺推送問題數31條,同比下降53%,整改率100%。

“這起案件筆錄中的一些情節還不是特別清晰,我退回去後,你們再調查覈實。”今年6月,法制大隊教導員農瑞榮在審覈一起故意傷害案件時,發現辦案民警提請對一名違法嫌疑人予以行政拘留,但案件事實情節定得不準,遂讓辦案民警補充調查,最終依法作出不予處罰決定。

“執法辦案是終身負責制,法制大隊天天盯着我們‘挑錯’,把執法辦案過程中的漏洞和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這無疑給我們多上了一層保險。”城關派出所辦案民警笑着說道。

天等縣公安局研究制定《天等縣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執法監督管理機制改革實施方案》,着力推動監督關口前移,通過定期對處警規範、案件辦理質效、辦案區制度執行、糾紛源頭調解等執法環節開展專項督查,結合工作例會及“警情日研判”掛網通報等形式強化過程管控,將管理環節前置到警情受理、案件辦理、涉案人員物品管控等全要素中,爲執法規範化建設築牢基礎。

與此同時,該局紮實推進“以案促改”,常態化開展“大閱卷、大評查”和“一把手”閱卷活動,通過嚴格的執法質量考評與案件評查,精準查糾整改問題案件及各類執法瑕疵。針對執法辦案中高頻出現的共性問題,法制部門專項制定執法指引,爲一線民警提供清晰具體的操作規範——這些指引如同“指南針”,有效減少了執法不規範現象,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檢驗和時間推敲。

從執法辦案全過程留痕、可回溯管理的紮實落地,到“教科書式執法”成爲常態、案事件處置全程可視化的“陽光操作”,天等縣公安局始終秉持守正創新理念,以持續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爲抓手,不斷優化執法環境,爲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築牢法治屏障。(黃日深)

來源:天等縣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