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辦法總比困難多

索乙

7月10日,《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發佈,從推動居民增收減負、優化服務消費體驗、持續優化消費環境等方面提出24項任務。《方案》提出,力爭到2030年,北京市市場總消費額年均增長5%左右,打造2—3個千億級文商旅體融合消費新地標,在全球消費市場的輻射帶動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和創新引領能力進一步提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取得新突破。

消費是最終需求,既關乎經濟發展,也關乎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近年來,北京持續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推動“兩新”政策落實落地,先後圍繞商圈品質提升、商業步行街高質量發展、培育促進網絡消費等方面出臺了多項促消費政策,舉辦“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京津冀消費季”“京彩綠色消費券”等促消費活動,不斷優化消費載體和消費環境,爲居民消費穩定增長注入動力。

同時也要看到,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提振消費擴內需、更好滿足羣衆美好生活需要還有不少障礙有待跨越。北京出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既是有效銜接十餘項國家政策文件規定並結合北京實際提出的針對性落實舉措,也是自覺把握和運用消費市場規律,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堅定信心、贏得主動的長遠謀劃。

提振消費不可能一蹴而就,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有困難挑戰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困難挑戰時喪失信心、聽之任之。只要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辦法就總比困難多。

辦法來自於對消費需求的準確研判。在當前消費羣體日益多樣化、消費結構日益動態化的背景下,產品差異化成爲發揮北京消費市場優勢的關鍵所在。從豐富銀髮經濟新業態、擴大家政服務新供給,到培育美麗健康消費新引擎、樹立數字消費新標杆;從拓展綠色消費新範式、引領國潮消費新風尚,到構建首發時尚新矩陣,進一步優化升級消費供給……都成爲北京針對不同消費羣體進行市場需求細分,積極開發不同消費品類,從而提振消費的好路徑。

辦法來自於聚焦消費領域裉節難點的改革創新。大力提振消費,激發消費活力,企業的信心強不強、活力足不足是個重要環節。如果沒有支持創新創業的“力度”,缺少提升企業辦事效率的“速度”,就沒有助力消費市場提振的“溫度”。北京着力推動降低企業安全管理成本、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完善區域配套商業設施等諸多舉措,就是瞄準消費市場急難愁盼送上的大禮包。有了這個大禮包,提振消費就有了攻堅克難的底氣。

辦法來自於對居民增收與減負、發揮政府作用與市場作用等關係的統籌謀劃。兜裡有錢,纔有底氣消費。在規則明確的前提下,讓市場力量充分涌流,是促進消費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從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到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降低大宗消費門檻,都釋放出“讓居民錢包更鼓”的信號。而落實巡演項目首演地內容審覈負責制,完善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制度,在規範政府用權的同時,令商業創新活力得以充分釋放。

在破解難題中開闢前路,在戰勝挑戰中創造新機。在政策紅利與市場創新的雙重驅動下,北京將憑藉更具韌性的消費生態,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積極的經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