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鬚刀評測引創始人與前員工互懟

8月16日,總部位於深圳的徠芬創始人、CEO葉洪新在微博轉發知名測評博主@樓斌Robin的剃鬚刀評測視頻,質疑其客觀性,並暗示評測機構存在收費操縱行爲。葉洪新在評論區將矛頭直指博主哥哥潘堅——徠芬前員工,稱其“收錢辦事沒良心”。盤點隔空罵戰背後,該評測視頻實際牽扯出雙方兩大核心矛盾,其一爲500萬“分手費”究竟合不合理,其二雙方談及的50萬元商單合作是否存在以公謀私。8月18日徠芬迴應南都灣財社稱,潘堅的股權協議存在生效條件,其離開原因之一,是未達到生效條款。至於50萬“商單”合作,徠芬表示掌握了相關人員錄音證據,會視情況公開。

“699元”打不過“399元”?

雙方的矛盾,起源於博主@樓斌Robin的一則剃鬚刀評測視頻。

8月16日下午4點,徠芬CEO葉洪新在微博轉發該評測視頻,並配文稱,“看來有瓜吃了,徠芬剃鬚刀竟然打不過飛科?此視頻我們會一一回應。我們來扒一扒號稱獨立客觀第三方的評測機構是怎麼收費的,收錢辦事沒問題,但不能沒有良心”。隨後,葉洪新也在評論區回覆網友,將矛頭直指徠芬前員工潘堅。“我懟的不是樓斌,是樓斌的哥哥潘某,其是徠芬的前員工。”葉洪新同時表示“評測沒問題,媒體、自媒體幫助企業做傳播,前提是內容輸出一定要基於事實”。

16日晚,博主@樓斌Robin迴應稱:內容良心不在是否“恰飯”,而在如實呈現產品體驗,觀衆自有判斷。若對此次鬍渣剃淨一鏡到底對比有異議,可自行用同樣方式驗證。在拍視頻前測了幾十輪了,雖然每次結果輕重各有不同,但不影響整體結論。隨後,又指出“徠芬賣699,飛科才賣399,就算結果是徠芬更乾淨,那也是應該的”。

據悉,今年5月底,繼吹風機、掃振電動牙刷兩大品類之後,徠芬正式發佈往復式剃鬚刀T1 Pro和P3Pro。另一邊,飛科作爲老牌企業,1999年推出國內第一款雙頭螺旋式剃鬚刀,以電動剃鬚刀爲起點,其產品線涵蓋剃鬚刀、高速電吹風、電動牙刷等。兩者在品類上已形成全方位競爭。

罵戰升級牽扯出核心矛盾

8月17日,葉洪新與潘堅相互發文,罵戰升級。

首先,葉洪新連續發文指控潘堅。就離職補償方面,葉洪新稱潘堅以零元入股徠芬,未參與融資,因投資人不認可其能力,最終以500萬元補償離職。再者,葉洪新直指潘堅勾結內部員工,將零成本內容合作虛報至50萬元並收款。最後,葉洪新更是表態潘堅離職後“靠出賣和打擊徠芬獲利”,包括通過關聯評測機構抹黑產品。

同日,@樓斌Robin轉發網友@AA微波粼粼的聲明回擊,其否認評測不公,強調與徠芬終止合作後“無法律約束”,與其他公司合作合法合規。

就提及的高價分手費,潘堅迴應真正的事實背景是,當初葉洪新拉其入夥,承諾給他股份(上市前給5%+上市後再給2%)。而在雙方談500萬元時,那些股份估算價值已經上億。至於“50萬元項目”,他稱“本身是免費合作,但包含中間人費用”,在項目最初就曾經講過,企業認可了纔去推進。

徠芬:50萬“商單”有錄音證據

就上述糾紛爭議,徠芬也迴應幾大焦點矛盾。

徠芬告訴南都灣財社,潘堅的股權協議存在生效條件,其離開徠芬的核心原因是工作成果未達到生效條款,但CEO葉洪新依然以500萬“分手費”換雙方一個體面結局。

“潘堅和徠芬簽有一份協議,其中條款明確要求合作結束後,潘堅不允許通過任何形式損害徠芬及徠芬相關主體的權益與名譽。但在其最新聲明中,顯然承認了評測內容爲他主導,這已經違背了協議內容。”徠芬表示。

關於50萬“商單”的話題,徠芬稱掌握了相關人員錄音證據,會視情況公開。

就消費者最關注的產品力話題,徠芬表示,對於評測視頻存在的謬誤,“徠芬將在後續一一正式迴應”。

採寫:南都記者 陳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