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一季度賺了478億 馬化騰:AI戰略投入已產生實質貢獻
《科創板日報》5月14日訊(記者 張洋洋)今日,騰訊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騰訊一季度收入1800.2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經調整淨利潤613.29億,同比增長22%,兩者數據均勝市場預期。淨利潤爲478.21億元,同比增長14%、每股盈利爲5.252元,同比增長17%則遜市場預期。
市場向來更關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盈利爲主,這一數據更能反映公司的持續業績表現,兩者的利潤差距不排除是投放在AI相關業務的一次性資本開支導致。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2025年第一季,騰訊的高質量收入保持堅實的增長態勢。AI能力已經對效果廣告與長青遊戲等業務產生了實質性的貢獻。騰訊亦加大了對元寶應用與微信內的AI等新AI機遇的投入。
馬化騰稱,相信在AI戰略投入階段,現有高質量收入帶來的經營槓桿,將有助於消化這些AI相關投入產生的額外成本,保持財務穩健。騰訊預期,這些戰略性的AI投入將爲用戶與社會創造價值,併產生長期、可觀的增量回報。
▍AI應用漸顯成效
透過本季度財報可以看到,騰訊的AI戰略佈局正穩步展開。
一方面是投入持續加碼,另一方面是,AI 技術已在提升用戶粘性、優化廣告投放及推動企業服務升級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持續反哺騰訊核心業務擴大收入。
在C端市場,騰訊的AI應用實現了全場景的用戶覆蓋。原生AI產品中,元寶、ima等應用快速更新迭代。
微信生態多場景AI應用加速,比如搜索場景搭建快速回答+深度思考的AI搜索新體驗;公衆號和小程序工具引入AI能力,提升內容生產與開發效率;視頻號通過算法優化持續提升用戶參與度。系列舉措推動微信由連接平臺向智能生態持續進化。
AI技術已爲騰訊帶來實質的業績回報。財報數據顯示,在營銷服務領域,受益於AI驅動的智能廣告投放系統顯著提升匹配精準度,帶動多個垂直行業廣告主投入同比增長。營銷服務業務於今年首季收入同比增長20%至人民幣319億元.
在遊戲領域,AI技術通過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產品活躍度,增強長青產品粘性,例如《和平精英》在今年引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AI助手和AI隊友爲玩家提供遊戲指導和對局陪伴,提升了遊戲的用戶參與度。
騰訊AI今年最大的動作是元寶的營銷投放上,但是這一部分投入是騰訊這季度財報唯一存在的不明朗因素,財報內並未詳細提及騰訊元寶的投放帶來影響如何,市場目前仍是會較爲關注用戶留存情況,是否會形成現金流壓力。
在業績電話會議上,騰訊高管稱,元寶用戶羣的增長非常明顯的,騰訊花了很多時間來確保能夠留住這些用戶,下階段會添加很多功能,以期留住這些用戶,並且吸引更多的新用戶。
▍從算力到人力,全面加碼
過去一年,市場極度關注騰訊的毛利率和資本開支。自從AI的投資於2024年下半年開始增加,各科技企業的資本開支壓力也開始上升,騰訊亦不例外。
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騰訊在技術和產品力上持續加大投入,研發開支達189億元,同比增長21%,投入增長仍處於較高水平。
騰訊第一季度的資本開支雖然有按季回落,但整體仍處於高峰期,這主要是目前國內AI行業對IT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仍有較龐大的需求。
在晚間的財報電話業績會上,多名投資者也對騰訊的AI投入規劃做出提問,一是GPU算力投入,二是人力投入。
GPU的投入上,騰訊高管稱,騰訊當前在GPU方面處於有利地位,之前獲得的芯片有非常強的能力,騰訊會動態調整芯片使用情況,這些芯片的用途已有相應的規劃。
比如在廣告業務和內容推薦方面,會大量使用GPU;在大語言模型訓練方面,騰訊也有足夠多的高端芯片來持續模型訓練;GPU更大的需求,其實是來自推理。
騰訊高管稱,不會採取一味堆算力的投入方法,會從需求側和供應側做優化,提高效率。
騰訊在AI領域發起了“從算力到人力”的全面加碼。人才招聘方面,公司高層在內部明確表態:“只要業務團隊能證明其項目是在產品中實現AI賦能,或是開發獨立的AI工具產品,在資源保障的前提下,公司將不設算力和人力限制”。
在強化AI人才建設方面,騰訊重點推進“青雲計劃”,將大模型作爲核心招聘領域。
騰訊還啓動了史上最大就業計劃,3年內將新增2.8萬個實習崗位並加大轉化錄用,其中2025年將迎來1萬名校招實習生,六成面向技術人才開放。目前,騰訊集團近半正式員工直接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科技類人才整體佔比超七成。
騰訊高管稱,AI工程師費用非常高,但是這個有必要,騰訊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投入,更好的發展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