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下單 LG 新能源 傳簽署43億美元電池供應協議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據悉已與南韓LG新能源簽署價值43億美元的電池供應協議。(路透)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據悉已與南韓LG新能源(LGES)簽署價值43億美元的電池供應協議,爲本月第二度與南韓業者結盟,也凸顯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棒下,特斯拉正試圖降低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的依賴。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特斯拉將向LG新能源採購磷酸鐵鋰(LFP)電池,但並非應用於旗下生產的電動車,而是儲能系統。繼特斯拉本月稍早與三星電子締結165億美元的人工智慧晶片採購協議後,這是該公司一個月內第二度與南韓業者簽定重大合作案。
LG新能源向特斯拉供應的LFP電池,將產自美國密西根州的工廠,也已規劃在田納西州與通用合資的工廠,增加LFP電池產能,凸顯該公司擴大美國儲能事業佈局的決心。LG新能源上週表示,試圖在AI促使資料中心用電需求激增之際,增加儲能電池銷售,抵銷電動車買氣降溫的衝擊。LFP電池領域向來由中國大陸業者主宰,在美國只有少數幾家這類電池的生產商,LG新能源正是其一。
由於電動車需求降溫,特斯拉的另一電池供應商Panasonic已移除堪薩斯工廠的LFP電池產能目標,原定在2027年3月攀抵約30百萬度(GWh),如今改爲在非特定日期產能達32 GWh。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已示警,前景短期內恐難以好轉,而從德國賓士、保時捷到英國的奧斯頓馬丁,三大豪車品牌30日也紛紛宣佈調降財測,理由都是受到川普關稅措施影響。
賓士預期,今年利潤率可能低達4%,比先前預估的至少6%來得低,且由於關稅對售價和銷量造成壓力,集團營收將大幅低於去年水準。
早在關稅壓力前,賓士已面臨諸多結構性挑戰,尤其是在中國面臨本土品牌激烈的電動車削價戰,且EQS等高階車款一直難以獲得動能,同時間,中國品牌比亞迪卻積極進軍停滯中的歐洲車市。
保時捷同日宣佈,今年銷售報酬率(ROS)可能下滑至低達5%,而先前預估爲至少6.5%,主要反映美國關稅的衝擊,以及品牌策略重整導致大約13億歐元(15億美元)相關成本。
英國豪車品牌奧斯頓馬丁表示,預估今年毛利率大致與去年達成的37%相當,但低於先前設定的40%目標。經調整後的息稅前盈餘(EBIT)今年不可能爲正數,而是朝損益兩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