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能簽下超30GWh電池供應大單!

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電池工業網)

本網訊 經過密集的供應鏈佈局後,楚能新能源也進入了訂單收穫期。

楚能新能源日前宣佈,其與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簽署動力電池開發合作協議,將在未來五年內向東風柳汽提供超過30GWh的多款乘用車、商用重卡電池產品。

同時,雙方還將建立聯合研發機制,整合優勢資源,聚焦高能量密度、輕量化、梯次利用、商用CTP等前瞻性動力技術開發,共同探索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的出行解決方案。

01 強強聯手汽車國企

東風柳汽始創於1954年,是由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5%、柳州市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5%的國有全資控股公司,旗下擁有乘龍、東風風行兩大品牌。

自2022年“光合未來”新能源戰略發佈後,東風風行便計劃三年內實現100%電動化,五年內停產燃油車,並提出“2025年要成爲中國年輕人喜歡的新能源主流品牌”的目標。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東風柳汽累計銷量52,679輛,其中乘用車銷量爲30,320輛,商用車銷量22,359輛。

事實上,這並非雙方首次合作。作爲東風的重要合作伙伴,楚能新能源早在2023年便通過東風汽車邁入新能源乘用車市場。

當年工信部發布的第37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顯示,楚能新能源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將裝車到東風汽車集團旗下乘用車,標誌着楚能新能源產品從儲能、船舶領域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

而今年工信部發布的第398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再次新增4款楚能新能源動力電池合作車型,其中包括1款東風牌純電轎車和1款東風牌純電SUV,均採用楚能提供的磷酸鐵鋰電池解決方案。

此次東風向楚能新能源追加五年訂單,不僅是雙方合作領域的進一步深化體現,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協同創新、加速商乘並舉電動化轉型的生動實踐。隨着車企新能源轉型“攻堅戰”的打響,將持續助力鋰電池行業開啓新一輪增長週期。

據瞭解,包括東風在內,楚能在乘用車領域還與一汽、北汽、上汽、廣汽、長安、零跑等建立了合作關係,現有17款搭載楚能動力電池的車型登榜工信部公告,已實現月裝車量2萬臺的突破。

另有數據顯示,今年7月,楚能新能源憑藉0.52GWh裝機量位列國內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榜第11名,並連續10個月穩居榜單前列。隨着配套新車型的逐步落地,楚能動力電池裝車量將進一步提升,助其在全球鋰電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楚能新能源訂單的爆發,是市場需求、技術創新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方面,伴隨着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升級和價格戰,電氣化轉型已成爲順應全球能源革命的必然趨勢。

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3.2萬輛和8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9.2%和38.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5%。東風柳汽果斷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全力加速新能源轉型,試圖在新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

另一方面,隨着技術不斷突破,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也在持續提升,近年來愈發受到新能源市場青睞。

從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國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佔比達到了81.5%,三元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比例來到了“二八分”。業內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對動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需求將超過1500GWh。

從無人問津到強勢逆襲,未來技術性能不斷提升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路線正加速全球化,無形中進一步強化了我國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話語權。

02 百億採購彰顯野心

楚能新能源自創立伊始就堅持“動儲雙修”兩條腿走路,因此其在儲能領域的基本盤同樣十分紮實。機構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楚能新能源儲能電池出貨量躍升至全球第五名。同時,其還再度蟬聯彭博新能源財經全球一級儲能廠商榜單排名。

動力領域,楚能新能源在去年年初便獲得了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總成項目定點通知書,隨後又一汽、廈門金旅等多家車企達成合作。其推出的CTP3.0方案,可在800V高壓平臺下實現峰值7.5C超級快充,體積利用率超80%,實現續航超1000公里。

儲能領域,2025年以來,楚能新能源先後中標中國電建、中核集團、中車集團、中儲科技、特隆美、運達智儲等多個央國企及儲能系統廠家訂單,並與海外客戶Immersa達成了2.5GWh儲能項目合作。

動力與儲能市場訂單向好,也讓楚能新能源將擴產提上日程。目前,楚能新能源在湖北佈局了武漢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按照規劃,未來五年內楚能新能源項目投資將達到1375億元,研發人員突破4000人,規劃產能350GWh;2025年,公司出貨量有望超過60GWh,有望躋身全球鋰電池企業銷量十強。

爲保障供應鏈穩定,楚能新能源還與天賜材料、常州鋰源、諾德股份等多家核心供應鏈企業達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長期合作協議,涉及銅箔、電解液、正極材料、結構件、系統集成等多個關鍵環節。其中,僅與杉杉科技達成的負極材料採購訂單金額便超百億元。

上述合作的達成,既是楚能新能源爲強化交付能力打造供應體系的舉措,也表明楚能新能源持續看好鋰電池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這不僅顯著提升楚能在鋰電池市場的競爭力,也有力推動了新能源全鏈條深度融合,爲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正如代德明所說:“現在是最好的未來,楚能新能源下定了決心,儲備了資源,凝聚了人才,將全力以赴紮根鋰電池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