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新標準實施,新增6大類產品

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GB 25596-2025)位列其中。

與舊國標相比,新國標新增生酮配方、防反流配方、脂肪代謝異常配方、高能量配方、蛋白質組件、中鏈脂肪組件6大類產品。由於不同類別的產品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專家建議,在使用該類食品時需“精準對應”,即根據嬰兒的具體醫學狀況和營養需求,在專業醫生或臨牀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最合適的產品類別。

修訂後標準新增6大類產品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是爲患有特殊疾病或醫學狀況的寶寶量身定製的“食品”。對於這些嬰兒他們不能食用母乳或者普通的配方食品,而需要根據其特殊營養需求專門配方的食品。對於這些嬰兒來說,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是其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營養來源,對其正常的生長髮育具有重要營養支持作用。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解讀,目前,我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包括:無乳糖配方或低乳糖配方,適用於乳糖不耐受嬰兒;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適用於功能性胃腸道不適嬰兒,可選擇用於乳蛋白過敏高風險嬰兒;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適用於食物蛋白過敏、胃腸功能障礙嬰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和母乳營養補充劑,適用於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 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適用於氨基酸代謝障礙嬰兒。以上類別的產品在臨牀均有廣泛使用,爲特殊醫學狀況下的嬰兒提供了科學安全的營養支持。

新修訂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標準共涵蓋了13個產品類別,每個類別適用於不同的特殊醫學狀況人羣。其中,本次標準修訂新增了6大產品類別,分別是生酮配方、防反流配方、脂肪代謝異常配方、高能量配方、蛋白質組件和中鏈脂肪組件。新增的產品主要服務於患有難治性癲癇、生長髮育遲緩、脂肪酸代謝吸收障礙等特殊醫學狀況的嬰兒,同時也覆蓋了部分罕見病的嬰兒羣體,爲這些有臨牀需求的嬰兒提供了科學、安全、適宜的產品。

食用特醫嬰兒食品要做到“精準對應”

國家衛生健康委提示,不同類別的產品均針對相應的特殊醫學狀況人羣專門設計和科學配方,營養成分的含量和特點也有所不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專業性。因此,在使用這類產品時,務必做到“精準對應”,即根據嬰兒的具體醫學狀況和營養需求,在專業醫生或臨牀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最合適的產品類別。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是爲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是特定疾病狀態下的嬰兒專門加工配製的配方食品。這類食品中營養成分的種類、含量以及配比,均依據不同特殊醫學狀況的嬰兒專門設計和配方,與普通的嬰兒和較大嬰兒配方食品有所不同。因此,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並不適合健康的普通嬰兒食用。

需要明確的是,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並不具備針對某種特定疾病的治療效果,而是作爲營養補充或替代方案,幫助嬰兒維持或改善其營養狀況,爲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支持。

儘管如此,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在營養成分的含量和類別上均與普通食品存在顯著差異。在使用時,必須充分考慮嬰兒的個體差異、疾病進程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狀況和影響因素。因此,這類產品的使用一定要嚴格遵循醫生或臨牀營養師的指導。家長切不可盲目地給孩子隨意選擇或更換產品,以免給孩子的健康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唐崢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