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揚言靠關稅讓製造業迴流?這份美媒調查打臉了……

財聯社4月15日訊(編輯 劉蕊)美國總統特朗普近兩週來魯莽多變的關稅政策,無疑是全球最受關注的話題。儘管特朗普一直聲稱,關稅給美國經濟帶來的痛苦僅僅是短暫的,長期來看,關稅將迫使製造業迴流,爲美國帶來更多的產業提振和就業機會。

那麼,特朗普的假想真的能實現嗎?至少,在美國製造業企業主們的眼中,答案非常明確:“不會。”

多數美國企業不願迴歸美國

美國CNBC最新的供應鏈調查顯示,如果特朗普堅持對華超高關稅,導致部分企業不得不將工廠從中國撤出,他們也不會選擇回到美國開廠。

這項調查於4月14日進行,共有380家來自美國的製造業企業和商業組織參與。調查對象包括美國商會、全國製造商協會、全國零售聯合會、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美國鞋類分銷商和零售商協會、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委員會等。

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公司都表示,如果要將生產鏈帶回美國,可能會使它們的成本增加一倍,因此,他們更情願在全球範圍內尋求相對低關稅的地區。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7%)表示,成本高昂是他們表示不會將生產轉移回美國的首要原因;此外還有21%的人表示,熟練勞動力短缺是他們不願回美國開廠的原因。

儘管特朗普政府承諾,將爲那些把製造業遷回美國的公司減稅,以此作爲吸引他們回美的條件。但調查發現,在影響生產地點決策的因素中,“稅收”的排名相對靠後——只有14%的企業認爲這是影響生產地決策的主要因素——多數企業對於這一因素不那麼關注。

供應鏈成本過於高昂

儘管最近,美國科技行業一些巨頭宣佈了在美投資建廠的計劃,包括英偉達計劃在美國建立超級計算機工廠,蘋果也承諾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但其他大多數公司都還是認爲,美國的生產成本過高。

總的來說,大多數受訪者估計,在美國建立一個新的國內供應鏈的成本至少是當前成本的兩倍(18%),或者甚至可能超過兩倍(47%)。

61%的人表示,與其將供應鏈轉移回美國,不如將供應鏈轉移到關稅較低的國家,這將更具成本效益。

此外,消費者需求、原材料價格,以及“現任政府無法提供一致的戰略”被認爲是阻止製造業迴流美國的主要問題。

當被問及他們是否覺得特朗普政府“在欺負美國企業界”時,大多數受訪者(61%)的回答是“是的”。

在那些表示有興趣將生產鏈迴流至美國的受訪者中,41%的人表示,這一回遷過程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還有33%的人表示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

(財聯社 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