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苦等中國電話,馮德萊恩來電勸降,160多國收到中國通知

在中國宣佈反制措施後,特朗普果然把關稅加到了104%,但這明顯是賭氣行爲。在加關稅的同時,他還表示70多個國家已經來電要與美國談判,我們正在處理大量請求。中國也非常想達成協議,我正在等待他們電話。

言外之意就是大家都向美國投降,你中國主動來電也不丟人,快點打電話來吧。這樣的話,最近幾天特朗普已經說了三四遍了。他挑起關稅戰,想營造一種“萬國來朝”的氛圍,沒想到中國不按他的劇本走,帶頭吹響反擊號角。

現在特朗普有點下不來臺的感覺,希望中國給他一個面子,主動打電話過去請求談判。中國的迴應也很明確,要談可以,但用威脅施壓的方式,中國不接受。如果要打關稅戰、貿易戰,中國也奉陪到底。

中美兩個大國硬剛,真是神仙打架,一羣小國跟着遭殃。很顯然,特朗普給東南亞等地區加關稅,目的也是圍堵中國,只要中國不達成協議,這些小國家也很難有好日子過。所以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坐不住了,打電話到中國來了,針對美國的關稅問題她說了兩點:

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西方國家一直指責中國通過不公平手段獲得競爭優勢,馮德萊恩還是老調重彈,把鍋往中國頭上扣,認爲特朗普關稅的根源在中國身上。同時,明明先加關稅的是特朗普,她卻要求中國進行談判,避免升級局勢,彷彿是中國執意要打關稅戰。

馮德萊恩這番話展示了經典的歐式雙標,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特朗普給歐洲加關稅。斯洛伐克總理菲佐想單獨跟特朗普談判,結果馮德萊恩打電話過去把他罵了半個小時,訓斥他是“十足的傻瓜”。但到了中國這裡,卻要中國投降。

問題是投降會有什麼結果呢?越南向特朗普提議,雙方關稅降到0,但美國根本不同意。連與特朗普關係如此親密的內塔尼亞胡,親自跑到美國談判,特朗普也一分不少。而歐洲自己也表示願意與美國實現0關稅,但美國要求歐盟購買3500億美元的能源。

關於關稅的看法,馮德萊恩至少有兩大錯誤。

第一、歐盟應該與中國合作堅決反擊,而不是向特朗普投降。美國可以不跟中國做生意,也可以不跟歐盟做生意,但同時不跟中國和歐盟做生意絕對行不通。歐盟和中國是世界排名前三的經濟體,也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對象,美國不可能同時繞過這兩個經濟體。只要中歐聯手反制,特朗普的關稅也堅持不了幾天。

同時,中歐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雙方貿易額超7300億歐元,中國是歐盟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場。歐盟內部也一直有合作的呼聲,在關稅戰的背景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將訪問中國,尋求與中國合作。匈牙利外長也稱,在中國的幫助下,該國成爲全球第二大電動車生產國。

第二、投降解決不了問題,特朗普的目的不是爲了錢。正如前文所說,一些小國向美國投降,但美國並不接受。當然這些小國的處境還是要比中國好一些,只要讓出足夠的利益,美國遲早會接受,而中國與他們有本質的區別。

中國日漸壯大,已經對美國霸權構成威脅,特朗普要的不是中國讓出利益,而是徹底把中國打回窮困狀態。爲達目的,特朗普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失去了理智,把關稅加到104%。而且美國國防部長也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態,將來要把戰略資源抽調到印太地區對付中國。美國近期更是把國防預算提高到歷史性的1萬億美元。種種跡象表明,關稅戰背後不是經濟原因,投降並沒用。

除了出臺反制措施外,中國還會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特朗普等來的不是中國的電話,而是訴狀。目前,中國已經把加徵關稅一事起訴到WTO,160多個成員國已經收到中國的文件。中國並不願意直接與美國私下談判,而是要在WTO的框架下與美國談判,讓全世界都弄清楚美國的面目。這樣做有三個目的:

其一、讓各國看清楚挑起關稅戰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以獲得國際上的支持。

其二、讓各國知道一味地向美國妥協解決不了問題。以色列、越南、歐盟率先投降,並沒有獲得美國諒解。他們不僅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還損害了國家尊嚴和利益。

其三、號召各個國家聯合起來,一起對抗美國的貿易霸權。美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大,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一出來,美國接連暴跌,民衆紛紛走上街頭抗議。就連白宮內部也出現了矛盾,馬斯克怒批特朗普的貿易顧問。只要各國能團結起來,先堅持不下去的肯定是美國。